返回顶部

魏亮:蓉漂创业时身无分文 如今凭核心技术年入千万

www.scol.com.cn  (2018-02-11 08:54:23)  来源:华西都市报  
编辑:林霜  

四川省“千人计划”专家魏亮。

1982年出生的魏亮,看起来比实际年龄更稳重。从斯坦福大学实验室到如火如荼的创业场,从学者到创业者,到成都创业不到五年的时间里,他的做事风格,一如他本人的性格,稳扎稳打,低调沉稳。不过,低调了太久,魏亮最近觉得可以高调起来了。

1月份,一项名为肾移植术后供体游离DNA液体活检技术监测肾功能恢复评估的研究在北京启动。该项目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联合国内多家肾移植权威医院共同参与,目的在于探索新的肾移植术后状态评估指标。

不同于目前的器官移植术后活体穿刺,该方法仅通过静脉采血10毫升,就可以评价移植器官的状态。这项方案一旦采用,将填补医学界该领域的空白。其背后的“操盘手”,就是魏亮所领导的团队。

日前,在接受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采访时,魏亮表示,除了器官移植术后状态检测,还将进军肝病等慢性病领域,从而形成一个医疗闭环。按照他的规划,未来要在成都高新区开设医检所,开放体液活检技术给市民使用。

填补空白

静脉采血10毫升 三个小时出结果

器官移植是治疗各种终末期器官功能衰竭的最有效手段,很多患者通过器官移植重获新生。

数据显示,目前仅仅是肝移植,中国每年大概有10万例。很多业内人士的共识是,为延长移植器官的功能存活,术后精准调节患者抗排异药物剂量非常重要。这需要精确评估移植肾状态。如何更快更好的检测评估到术后状态?“在我看来,这就是一个痛点。”在器官移植领域从事了11年研究,在移植术后检测这个细分的小市场,魏亮看到了“大商机”。

目前,一直以来受国外同行推崇、被誉为“金标准”的移植肾穿刺活检技术,由于患者恐惧等原因,往往不被接受,国内患者表现得更为突出。而国人广泛接受的肾功能指标(如,血肌酐、血尿素氮)的变化明显滞后于组织穿刺活检指标的变化。因此,国内医学专家一直在寻找可以被国人所接受的无创方法,用于评估移植肾状态,指导患者药物剂量调整。

“作为一个初创型公司,最重要的是小切口,精准切入。”为此,早在2014年回国创业之前,他的商业战略版图,瞄准的就是器官移植术后检测。经过多年的探索实验,由魏亮团队提供了这套最新的解决方案。

在北京通过对肝移植患者的静脉血监测“供体器官来源游离DNA”指标,可以早期评估移植肝脏状态。因此,医学专家希望将此项技术应用在肾移植后早期评估移植肾脏的状态上。如果此法可行,未来,肾移植患者无需每半年接受一次移植肾穿刺活检,仅仅通过静脉采血10毫升,就可以无创、精确、早期评价移植肾状态,来指导移植术后精准地免疫制剂药物剂量调控。“在我们收到采血样本之后,三个小时就可以拿出结果。”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泌尿肾病中心主任张小东在评价该项目时表示,心脏、肺、肝脏领域已有研究发现,通过监测器官移植受者静脉血中的供体器官来源游离DNA,可早期评估移植器官状态,精准指导移植术后免疫制剂药物剂量。

学者创业

参加创业大赛 拿到首笔启动资金

从学者到创业,身份的转变背后,并没有给魏亮带来太多的纠结。

在硅谷工作多年,所到之处,几乎每个人都把融资、路演这些词挂在嘴边。几乎人人都在创业,把一个简单的想法,落地开花,变成一个个产品。这让原本是奔着学术道路前行的魏亮,颇为感触。

“其实我们这一代所接受的教育跟上一代已经有很大不同。”魏亮说,作为一个80后,接受了最顶尖的教育,内心有激情,敢闯敢干,所以没必要画地为牢。为什么不把我的技术成果进行市场转化呢?这个想法开始萌芽之后,魏亮便开始谋划回国创业的细节了。

如果说创业是一场豪赌,那80后创业者魏亮,应该算勇敢的那一类。因为进场的那一天,除了多年的科研经验和技术成果,他没有别的资本。

和很多海归创业,携带充足的融资投入创业场不同。2014年的第一天,陕西人魏亮乘飞机来到成都时,他还身无分文。

由于生物医药的特殊性,实验室和实验仪器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但光一台检测仪,就价值近100万。资金从哪里来?一个简单的问题,魏亮却思考很长时间。当时,他曾见过不少投资方,但这个刚回国的新人,却迟迟未能找到自己的伯乐。

“做实验的时候,也经常遇到挫折,这么容易被打倒,那必然不能成功。”魏亮决定发挥所长。他拥有在美国斯坦福大学移植免疫实验室多年的知识经验积累,独创了液体活检结合人工智能化数据分析评估系统,可精准评估移植受者术后移植物排斥风险和健康状况——凭借这项独特的技术,不久后,魏亮就获得成都高新区高层次人才创业启动项目第二名,并陆续参加省市级的创业比赛,频频获奖。

随后,魏亮赢得了专注于高科技企业的投资人青睐,“当时首批就投给我们数百万”。拿到这笔钱的当晚,魏亮激动得失眠了。买仪器、组团队、找方向……整晚的时间,他把接下来的路又重新规划了一次。接着,凭借在斯坦福大学的科研经历和人脉,魏亮购入了几台先进仪器设备——他的公司也是四川第一家拥有该设备的民营企业。

魏亮说,低调了那么久,今年终于可以高调起来了。

这句话背后,是有支撑的。目前,魏亮团队又引进了专门的销售团队,预计今年凭借核心技术,收入能达到上千万。

“我们公司,从最初的3个人,成长到现在的数十人,研发项目一直在顺利进行,半年内我们便积累了数百人的实验数据。”对于自己从学者到创业者的转变,魏亮始终相信,凭借80后的闯劲和干劲,一定会在这个领域做出一番作为。下一步,魏亮透露,“我们就要攻克肝病领域”。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基础上,走出实验室实现产业化,很快将为市民提供服务。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张想玲摄影雷远东

人物名片

魏亮

陕西西安人,先后在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华西临床医学院学习,获得移植科学与工程学博士学位。2009年赴美,在斯坦福大学器官移植中心从事移植免疫相关博士后研究工作。2014年回国,在成都创立一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魏亮有超过18年的科研经验,在器官移植领域从事了11年研究,是移植领域循环核酸检测技术的早期研发者之一,目前是四川省“千人计划”顶尖创新创业团队带头人、“蓉漂专家”,同时是首批“蓉城人才绿卡”获得者。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