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好奇心市场”中长出的潜在“独角兽”

www.scol.com.cn  (2018-03-28 10:07:08)  来源:四川日报  
编辑:林霜  

  23魔方带你走近基因检测——

  □本报记者 冉倩婷 栾静

  23魔方公司的年销售额,几乎是呈几何级增长的:2016年比2015年增长 1100%,2017 年比 2016 年增长350%,2018年1月比2017年1月增长600%。“预计2018年全年比2017年增长500%。”公司CEO周坤说。

  23魔方,全称为成都二十三魔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于2015年3月在成都高新区成立。

  乍听起来,它开展的业务有点高深——面向中国人提供基因检测服务,开展生命数据分析业务。实际操作起来却很“接地气”:它可能会告诉你,节食会比运动能让你更快地瘦下来,喝了咖啡不舒服是因为你咖啡因不耐受……

  “每个人会对自己,或自己的某一个点有好奇,我们去满足这种好奇。”周坤说。

  2017年底,“成长”未及3年的23魔方,已经有了10万用户,成为成都市官方认证的潜在“独角兽”。近日,记者探访这家公司发现,在“好玩”的基础上,这里还在酝酿一个与“人类”有关的计划,那才是23魔方的“终极理想”。

  一个“好奇心市场”

  在“23魔方”微信公众号上,一条预告“乳糖不耐受”基因检测新项目上线的文章,短短几天内阅读量就达到“10万+”。留言区更是活跃,仅抢到“沙发”的那条留言点赞量就近200。

  动辄“5万+”乃至“10万+”以上的阅读量,超高的留言活跃度,彰示着用户黏度。而这些粉丝,绝大多数都是23魔方的实际用户——到2017年底,23魔方的用户数已达10万。

  这是10万“好奇心用户”。在公司成立之前的一次行业调查发现,科研级基因检测当时已经临近天花板,诊断级基因检测主要是“药和器械的生意”,“消费级基因检测的突围希望较大”。美国已有“23andMe”等消费级基因检测公司探路,而国内仍是一片蓝海。

  恰好在2015年前后,因为成本下降、互联网推广渠道和支付环境的形成、全球基础科研的丰富等原因,基因测序迎来一个“风口”。

  23魔方向记者提供了一组参照数据:2012年,美国约30万人拥有自己的基因组数据,人口渗透率约0.1%,到2017年底,这个数字达到了1200万,为3.75%;在中国,到2017年底拥有自己基因组数据的不到30万人,与2012年的美国差不多。“若以美国的‘速度’来参考,到2022年,中国应该能达到5000万人。”周坤做了个预估,“这是一个可以类比手机行业发展速度的领域。”

  23魔方的创业团队果断抓住了这个机遇。“公司定位于满足好奇心。”周坤介绍,目前,23魔方的核心用户“画像”为:25-40岁、对健康关注、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愿意尝试新鲜事物等的群体。“我们来帮助用户把‘了解自己’这件事做到极致。”

  一个“终极理想”

  “好奇心驱使”之下,新用户在以蔓延之势增长。“预计到2018年底,用户总量会达到50万以上。”周坤说。

  在23魔方的官网上可以看到,它提供的基因检测,包括了“祖源”“运动健身”“遗传特质”“遗传风险”“营养&用药”等几大类共计近200项检测。

  在官网展示的用户案例中,有人“猝不及防”地发现自己的血脉中混合了有苗族、傣族甚至畲族的属性;有人终于揭开了“自己为啥这么能喝”之谜,基因检测结果显示,她的“酒精代谢能力”属于四星级选手,两个等位基因的突变,使代谢加快100倍;有人看完检测报告得知自己在强直性脊柱炎和痛风上有高风险,并在此后不久的确诊中证实……

  好玩儿,只是产品的一种呈现方式。23魔方给自己定下的真正目标是:“依托互联网+基因检测,构建生命大数据库”。

  “生命本身也是可以数据化的。”周坤说,这对于相关疾病的预测、预防,药物的研发,甚至对未来出现更具个性化的消费场景、消费品等,都有非常大的价值。

  现在,23魔方10万用户的基因组数据已经纳入该公司构建的生命大数据库中,公司的科研团队正在基于这些数据展开研究。到2018年底,若23魔方的用户总量如周坤预计那样达到50万以上,那么这个数据库就将有超过50万例样本。根据公司提出的目标,它要在2019年上半年,完成100万用户数据库的构建。

  “当然这仅凭一家公司做不到。”周坤说,接下来,23魔方会不断加大与高校院所、医院等科研机构、单位的合作,“研究、应用,共同推动整个基因和生命科学的进步,达到‘使每个人受益’的效果。”

  资本也显现出对这个领域的极大兴趣:截至目前,成立3年的23魔方已完成了五轮融资,第五轮在2018年3月6日成功收官。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