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成都河流 穿越千年守护这座城

www.scol.com.cn  (2018-05-25 09:46:03)  来源:四川日报  
编辑:林霜  

  府河大石路段。宋明远摄

  合江亭音乐广场上夜景。周筱华摄

  活水公园建成时实拍。 周筱华摄

  金河旧照。

  两江抱城。周筱华摄

  望江楼。 周筱华摄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唐代大诗人杜甫的名句生动描绘了成都开窗见山、推门见船的景象。如今,天气晴好时,依旧可以从成都开窗眺望雪山,推开门,虽已不见船只,但静静的锦江依然穿城而过,守护着这座古老而现代的城市。

  5月20日,由四川日报社联合省社科院、省图书馆主办的“中华优秀文化”系列之“四川十大历史名人”讲座首期开讲,邀请省历史学会会长、省社科院研究员谭继和,讲述生于蜀地的大禹,治水荒、定九州,创立华夏王朝的故事。

  谭继和说,巴蜀文明的生长和发展,一直与水息息相关。从大禹治水开始,发展到今天,成都就是一座因水而起、因水而兴的城市,正是江水润泽造就了天府之国。□本报记者吴梦琳李婷

  成都因水而起之城

  从大禹治水开始,成都就是一座因水而起的城市,江水润泽天府,成都日渐繁荣。

  在成都合江亭附近思蜀园里,竖立着五根大型石笋,记述着成都治水的几段历史——鳖灵治水、李冰穿二江、文翁穿湔口、高骈改府河。

  成都城市河流研究会副会长田军介绍,四川最早的治水历史,可以追溯到四千多年前的大禹治水。大禹采用“导江治河”的方式,“岷山导江,东别为沱”,将岷江分为岷江、沱江两条河流,开创了向东分洪的格局。此后的古蜀开明王朝鳖灵治水,正是继承了大禹治水理念,沿用向东分洪的治水格局。为了适应治水需要,古蜀都城搬至成都,2000多年沿袭至今。

  在前人治水基础上,战国时期李冰进一步整治成都平原河渠水系,创建都江堰,“穿二江成都之中”。“二江”还在成都平原上延伸出许多支渠,遍布全川,构织起水量充足、水质优异的水网。根据《史记·河渠志》记载:“蜀守冰凿离堆,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

  “李冰引入二江,江水不仅用于灌溉,润泽天府,并成为一个重要水上通道,联通起封闭的西部四川与东部沿海,成都由此逐渐繁荣发展。”田军说,“这也正是李冰治水的背景,为秦国统一天下打通蜀郡,成为一个稳固且物资丰饶的大后方。长久以来,四川也一直作为川西粮仓,多次肩负战略后方基地的重任。”

  直到今天,都江堰工程仍在发挥着效益,也是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

  时间再往后推,除了大兴教育办学外,西汉蜀郡太守文翁,治水功绩也颇为显著。根据《华阳国志》《水经注·江水》等记载,其在四川任职时,开江治水,使得都江堰灌区在成都平原上得到了扩展。

  漫步今天的成都,锦江将成都环抱起来,成为一条漂亮的“翡翠项链”。从并行的“二江”穿城,到江水串联环抱,这要归功于晚唐时期郡守高骈。为了构筑起防御屏障,高骈启动了筑罗城、改郫江,修筑城河,根据《资治通鉴》等史料记载,其工程十分浩大,工期105日。田军告诉记者,高骈改府河,让并流穿越成都的“二江”串联起来,直到今天,依旧环抱、守护着成都。

  这几段治水历史,让成都成为水网密布、河桥众多之城,水的润泽,创造了自然资源得天独厚的天府之国。13世纪,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到访成都时,用了颇多笔墨记录这里的水上繁荣景象:“有一大川,经此大城。川中多鱼,川流甚深。……水上船舶甚众,未闻未见者,必不信其有之。”

  有“河流爷爷”之称的水利专家陈渭忠介绍,到上世纪50年代初期,成都地区仍有航道19条,通航里程约1000公里。当时,成都与周边地区,依然通过水运完成一些物资运送。“因为水,古蜀先民从山上迁移到平原,在平原上依靠水生产生活,创造了辉煌的文明。”田军说,水也造就了这里自然和谐的文化观和价值观。

  滋养丰富的

  蜀水文化

  古往今来,文人墨客为成都的水和桥,留下了颇多故事与诗文,也滋养出了丰富的蜀水文化。

  江水穿城,润泽天府。古时成都,不仅风景秀丽,景似水乡,还孕育出了丰富的人文景观。

  2014年,在成都体育中心南侧的一处考古发掘现场,工人们发现的一块石板,让传说中的摩诃池开始浮出水面。

  隋朝蜀王杨秀修建的摩诃池,是古时成都“著名景点”。根据记载,环池修建的皇家宫苑,极其精致优美,一时成为蜀中名胜,吸引不少文人雅士前往并为其献出笔墨:“莫须惊白鹭,为伴宿清溪。”唐代诗人杜甫泛舟池上,有感而发,吟出优美诗句;而宋代词人陆游也曾“摩诃池上追游路”。

  成都城市河流研究会专家团成员之一、《成都河流故事》主编华桦说,对摩诃池情结最深的,当数后蜀蜀主孟昶的妃子花蕊夫人,她留下的近百首《宫词》中,大量描述了摩诃池的极致美景:“长似江南好风景,画船来去碧波中。”这位花蕊夫人还十分喜欢花,让人在成都遍植芙蓉,成都也由此拥有了“蓉城”的雅号。

  历史更迭,摩诃池虽已不再。但这些传奇人物与水的故事,成为巴蜀文化的重要组成。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周啸天说,水与人,其实是相互关联的,因为水,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物质条件比较富裕,故蜀人恒有余力从事学问,所以人文蔚起、大家辈出。

  在锦江南岸附近的望江楼,倚江而立,精巧宏丽,是现在成都市区重要文化地标之一,也是为纪念蜀中才女、“唐朝三大女诗人”之一薛涛而建。这位传奇才女曾居成都浣花溪,用“浣花溪的水,木芙蓉的皮,芙蓉花的汁”造纸,所造纸笺十分光洁精致,人称“薛涛笺”或“浣花笺”,一时间广为风行。

  杜甫草堂也位于浣花溪畔,在川旅居时,杜甫在这里写作了大量诗歌,其中不少是描写成都人文风物,一组《江畔独步寻花》七组七言诗,后人为此拍案叫绝:每首寻花,章法各能变化。

  从汉代司马相如,到唐代李白杜甫,再到宋代苏轼陆游,这些与成都有关的名人雅士们,大多数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胸怀高远、旷然开阔。周啸天认为,这正与四川的大山大水大江大河有关,这些大气壮阔的自然景观,让人襟怀博大。

  桥名街名留住河流记忆

  历史上成都水系发达,留下了大量桥梁和渡口,随着时代变迁,虽然很多桥梁已不见,但成都却保留下了大量与水系有关的街巷名,作为坐标,见证着这座城市与水的千丝万缕的关联。

  据清末的《成都通览》记载,当时成都城区有名可考的桥梁有近200座。

  如今的成都南门大桥,被誉为“成都第一桥”。这座桥旧称万里桥,万里桥的前身,是李冰创建都江堰后在“二江”上修建的七座桥梁之一,也是成都历史最悠久的桥梁之一。关于其得名,有一种说法认为,万里桥是源于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曾在此设宴送费祎出使东吴,感叹“万里之行,始于此桥”因而得名。

  四川民俗专家袁庭栋告诉记者,从三国以后,有关万里桥的各种记载历代都有,在历代诗人的笔下,万里桥也应该算是成都的文化景点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地标之一。从1954年开始,曾经对万里桥进行了三次比较重要的大规模的维修扩建,后来因为交通发展的需要,1995年将其拆除,在原址修建了大跨度的钢筋混凝土大桥。

  在古代,万里桥是成都一个重要码头,热闹繁华之地,酒楼客栈众多,人群熙来攘往。如今的南门大桥,每日车来车往,川流不息,是成都这个繁荣都市的一个重要交通通道。

  提起成都古桥,不得不提九眼桥,因桥有九眼而得名。从建筑技术、地理位置等各方面来看,九眼桥在成都的桥梁史上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一席。

  这座最初修建于明朝的桥梁,位于锦江的府河和南河两江交汇处,自古建有水码头,也是来往成都的重要渡口。在历史上,很多才子沿着长江造访成都,都是在九眼桥上岸,九眼桥古桥前后使用长达400多年。郭沫若从家乡乐山沙湾到成都求学,乘船而上,船也是在九眼桥停靠。

  “实际上,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左右,还能在成都看见不少船只。这样的景象也成为一代老成都人的记忆。”田军说。

  据成都城市河流研究会此前统计,如今在成都城区,以桥命名的街道有四五十条,与水系有关的街名近100个。这些与水系有关的街名,保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它们成为坐标,勾勒出当年成都水网交织密布的‘水乡’的模样。”袁庭栋说。

  在如今的桂王桥街附近,往西依次是梓潼桥、通顺桥以及青石桥等等。虽早已不见桥影,但从名字,可想象出当年的水流纵横、桥梁密布的秀美光景。

  桥梁消失了,但一些习俗保留了下来。

  成都青石桥,因其是市区最热闹海鲜市场之一,已成好吃嘴们的“大本营”,也是成都一个重要商贸地。“这是有历史渊源的,清朝时这里是成都金河在市中心的主要码头之一,运送居民生活必需品的小船在这里形成了成都市中心最重要的早市。”袁庭栋告诉记者,到民国时期,虽然金河航运规模越来越小,但这里依旧是一个市区的早市,当地开设了好几家著名的川菜馆。

  “了解成都的城、桥、河,既是了解整个成都的基础,也是了解成都街巷的坐标。”袁庭栋说。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