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人力资源报》刊登四川省双创中心三年历程

http://www.scol.com.cn  (2017-06-06 11:16:16)  来源:四川在线  
编辑:侯雯雯记者 方炜  

四川在线消息(记者 方炜)这个5月,对于“嘉申光年”公司的徐麟来说,又是忙碌的一个月。从刚踏出校门的黄毛小子成了如今资产百万的“高富帅”。三年前,为了搭建起创业者与政府、企业家、专家和投资机构之间一座对接交流的桥梁,四川省政府决定建立四川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中心。徐麟很庆幸自己成为入驻双创中心的首批创业者。

工作区、头脑风暴区、餐厅、创业咖啡区……随着申请孵化的项目逐年递增,双创中心从最初的一层楼,到现今的四层,办公面积扩到8000平米。整栋大楼以嫩绿色为主基调,寓意生机勃勃。创业者们在此喝着咖啡,聊着产品技术解决思路、寻找消除企业发展困境的良方。

三年的不断探索、创新,四川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中心已打造成为以“活动、培训、孵化”为主要功能、持续发挥“示范、引领、聚集、辐射”作用的公益性、开放式、综合性服务平台。去年12月,省双创中心作为中国西部唯一一家代表,在全国交流会上做了主题发言。

角色转变从“供应者”到“监督者”

省人社厅一季度发布通报显示,2017年,四川高校毕业生人数将首次突破40万人,加上此前离校未就业的大学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据了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中,不少大学生有着“当老板”的梦想。“对于人、财、物资源并不丰厚的大学生而言,初创企业要在市场中存活,比找一个稳定工作要难得多。”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为扶持有创业意愿的高校毕业生成功创业就业,2014年,省政府决定成立四川省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作为主办方的省人社厅大胆改革创新,选择以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形式,搭建服务平台,并联合省财政厅、省教育厅、团省委成立指导委员会,由此四川省双创中心应运而生。最终通过政府招投标,成都恒泰峰科技有限公司脱颖而出,获得双创中心的服务权。“双创中心的创建,本身就是创新的产物。”省就业局局长黄晓东表示,“购买服务,让政府角色发生转变,从‘供应者’变成‘监督者’”。在传统治理模式下,公共服务模式通常是由政府“大包大揽”、直接“操刀”。由于“不懂行”,容易造成服务低效和资源浪费,而“政府+市场”的模式,不仅可以提升社会资源整合利用,还能吸引更多的社会组织参与,形成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的新格局,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线上线下政府360度监管无死角

用“政府+市场”的方式提供公共服务,这样的创新,政府该如何承担起监管的责任?省就业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省政府有明文规定,凡是政府采购项目,必须及时将采购人、政府采购预算或者采购需求及配置、采购合同等信息,在网上进行公布,双创中心也不例外。

除开线上的透明化,在线下,由省人社厅、省财政厅、省教育厅、团省委组建的指导委员会加强日常监管,省就业局每半年会通过听、看、查、问等多方面对中心进行工作验收,财政、审计部门更是定期检查。验收过程,省就业局还引入第三方监督,并按一定比例,邀请服务对象参与,提出意见,对中心费用支出、活动策划、项目孵化等全方位监督。如今,一套政府监管服务、企业自治自律、社会参与监督的监管体系正逐渐成型。

企业参加项目推介会,现场获投资;扩大投融资机构,邀请北上广投融资机构机构入园;19家服务机构便民窗口前移,入驻中心;建立多渠道网络沟通平台。

大咖齐聚专家“坐镇”导师团

“资深”创客杨翔宇对创业感触颇深——创业伊始,事事繁杂艰难,熟悉国家创业政策,考察市场,调研项目,产品研发,各种注册登记……这时如有专业老师的悉心指导,真能事半功倍。

“创业领域覆盖面大、层面广,只有召集各行业专家学者,进行分工协作、精准发力。”省双创中心想创业者之所想,“三团一组”的创业导师服务队伍不断壮大——汇集川内外知名学术专家、各行业技术带头人,组成66人的“专家导师团”;110位涉及建筑、计算机、物流、农业、服务业等各行业的企业家组成“企业家导师团”;全国几十家顶级投资机构的36位投资人组成“投资人导师团”。同时,27家省级政府职能部门组成“政府咨询服务组”,特派专人入驻中心,为创业者提供政策咨询服务。更有意思的是,创业导师并非一聘到底,而是根据创业者需求,不断整合社会资源,对导师团队也建立进入退出机制。

内引外联投资大鳄纷纷入驻

大学生创业,最难之一在资金。为创业者寻求资金支持,双创中心主任樊学斌亲自带队三上北京,内引外联,积极与国内一线投资机构和投资人对接。领投会中国投资人中心、MC天使投资俱乐部等纷纷入川,设立成都分中心,双创中心还获得12家投资机构给予中心4.89亿元的资金授信。截止目前,该中心与孵化项目达成意向性投资6000多万元。向5家项目注资800多万。“推介会上,不少投资人看中项目,现场就与创业者达成融资协议。”叮叮驾考便是典型。创始人聂小鹏携项目参加了中心举办的项目推介会,先后获得数百万元投资。实体平台的创业,服务周到具体,而网络平台的线上服务同样火热。双创中心运用“互联网+活动”的形式,实现推介会现场直播,让不能到场的投资人,通过网络实时观看项目路演。

此外,为让创业者与投资人拥有更多交流机会,双创中心搭建了“四川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网”,建成完善的后台运营机制和安全完备的会员服务体系。大学生通过电脑、手机APP、微信等,随时随地进行连接,享受高效、便捷的创新创业服务。

足不出户在“家”就能办证上户

为方便创业者业务办理,政府多个部门将便民窗口直接“搬”到中心内。在中心创业服务站内,一间不足百平米的房间内,拥有工商、法务等19家第三方服务机构。

5月26日上午,刚好办理完注册手续的创客李煜告诉记者,这次是他的二次创业。“以前审批需要一周,现在中心服务站最多就三天。”回想起第一次创业,李煜说,第一次创业办理注册、贷款申请让他一连跑了五六趟,而这次完全做到了一站式解决。截至目前,中心便民机构已帮助30家孵化项目完成注册,已服务4000多个项目,帮助3个项目和大型企业对接合作。

零门槛服务园区物品共享使用

今年4月,“嘉申光年”项目搬到中心内被誉为“金字塔顶端”的加速孵化区。在公司最显眼的桌子上,放着他们2016年挂牌中国青年创新创业板的证书,各类比赛的奖杯。“当时我们刚毕业,没钱租工位,带着一个梦想,就来到了这里。”嘉申光年公司创始人之一的徐麟告诉记者,在中心,舒适的环境,电脑、会议室等各类物品,所有创客均可共享使用,共融共通毫不设防。

两年的孵化,“嘉申光年”成为双创中心发展最快的项目之一。“现在公司运行稳定,项目也找到投资人注资,预计今年底营业额可达500万。”在公司另一位创始人张泽岩眼中,“千里马也需要找到好伯乐。”当年初出茅庐的他们,从不懂得股权分配,到如今思考技术创新、优化资本运作再到探索企业管理方法,是中心为他们提供了这样的平台。

双创中心主任樊学斌说:“作为公益性社会服务组织,中心不以盈利为目的,零门槛申请服务,就为了帮助创业者将梦想照进现实。”

定期“考试”分区域孵化项目成长

“和游戏中的打怪升级一样,项目孵化的晋升模式,可以激发年轻大学生的创业热情。”中心副主任胥国庆说,省双创中心承担为公共服务与市场的对接,扶持创业不能只是培养温室里的花朵,更要着力培养创业项目的“狼性”,以便积蓄实力,更好地迎接市场的真正挑战。

针对大学生创业项目成熟度的不同,中心选择进行分区域孵化,并实施考核淘汰制。今年3月,创业者张君豪带着他的团队击败众多申请者,入驻省双创中心苗圃区。至今他们每天工作近14个小时,甚至周末也不休息。“如果通过考核,项目初步实现销售,就能进入三楼的主题孵化区。”张君豪告诉记者,在三楼,专家团对项目会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评估,同时配备导师提供“一对一”的辅导。

然而,对于入驻中心的创业者来说,四楼加速区才是他们追求的“终极目标”。在那里,有独立办公室,专项资本对接。胥国庆说,即使创业项目升到了孵化加速区,创业者也不能认为“打怪”到最后一关,可以歇一歇。在加速孵化区的一年时间里,你需要达到上百万的销售金额,还要经历一次“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如果审核未达标,项目就可能终止。

服务创新是省双创中心成立至今一直坚持不懈的一条准则。成立之初,筹备组就先后考察了澳大利亚、法国、上海等国内外先行者的运营场所和服务体系,并结合四川各高校及创业园区的具体情况,不断改进创新,逐步建立形成独特、完整的服务流程和体系。

去年10月,24岁的徐芮来到双创中心综合孵化部担任创业管家一职,对接20多个孵化项目。“从入驻开始到项目孵化结束,都是专人全程服务。”徐芮说,中心共有15名创业管家,上到项目投融资对接,下到个人衣食住行,都可以找他们。“创业者不止是缺资金,更多的是缺少市场资源。”徐芮说,创业者社会经验和市场经验不足,信息缺失,这些都容易导致创业错失商机甚至失败。创业管家的主要职责是将创业者的需求及时反馈给相应部门,“对症下药”,更精准地为创业者提供各种帮助。

精准服务专家坐诊“把脉”开良方

5月11日,中心举办了一场““青创+”创业360——项目坐诊”活动。活动一开始,企业家导师就被热情的创业者包围起来。

“郭老师,我有一个校园APP项目,您帮我看一下有没有可行性?”“老师,我和同学搞的培训学校目前在市场拓展上遇到一个难题,想听一下您的建议。”面对众多创业路上遇到问题,企业家导师逐一解疑释惑。

“你的手术风险的安全性是多少?你的医师资源从何而来,有没有保障?”创业者何明,正谋划着想要开一家针对整形失败后的术后修复线上平台,如何拓宽自己的渠道,让他苦思其想了好几天。在和导师一番沟通后,让他豁然开朗。“像这样的沙龙,每周都会有。”省双创中心培训部部长刘维说,专家坐诊不限区域、年龄,只要是创业者,都可以前来交流。每期的活动时间、内容、地址会在网上提前发布。如今,“天天有咖啡,周周有沙龙,月月有大伽”,省双创中心的创业活动已实现常态化。

特色定制提供针对性创业培训

创业之路困难重重,省双创中心的“独门秘籍”屡见成效。针对在孵企业及各合作高校的大学生创业项目,中心提供不同层次的创业培训。“如果把项目成熟等级按照飞机舱位排列,创业初期及有意愿创业的人群,就属于“经济舱”。”刘维表示,初期教学上,主要对其进行创业观念导入以及创业能力的培训与发掘,从而激发他们的创业热情及创业意识。

上一层次则是“商务舱”,主要针对有一定基础的创业者,帮助他们完善企业管理、提升商业转化、开拓市场,多方位帮扶创业者解决实际问题。

团队发展较为成熟的,属于“头等舱”。中心主要是辅导企业通过挂牌股权交易市场进行融资;合理运用股权方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将项目与证券、股权交易所、银行进行对接,与资本市场进行面对面交流,促进其通过资本市场进行企业宣传及融资的实际推进,为企业孵化完成后,踏入市场打下基础。

三线齐发实现人校地全覆盖

立足成都,辐射全省,“有核无边”的多功能省级双创中心效果凸显。“三团一组”创业导师受到各地热捧,不少市州就业局提前“预约”,邀专家为创业项目“坐诊”。“每个月我们都会组织专家导师团前往各地,开展“青创+”筑梦千里巡活动,实地指导创业项目,为创业者答疑解惑。”省双创中心活动部部长黄为表示,在举行活动的同时,也在寻找优秀项目,推荐他们参加中心的项目推介会,为优秀的创业项目搭建起一个沟通交流和资源对接的平台。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花齐放春满园。为充分发挥活动中心“示范、引领、聚集、辐射”作用,中心已建立全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联盟,与全省高校和各地大学生创业园区(孵化基地)结成战略合作关系,建立创新创业工作研讨及交流合作机制,畅通沟通渠道,实现资源共享。

辐射全省市州陆续开双创“分店”

3月,2017年“青创+”筑梦千里巡之首场项目推介会在中心举行,这是眉山市第三年参加中心项目路演。“市州缺少商业资源,差的是一个平台。”眉山市就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更加高效的平台,能让参与创业项目增进了解的机会,让市州、创业者、企业之间面对面交流,在参与过程中增进默契程度。

眉山市彭山区政府领导带领当地人社局、就业局到活动中心取经,欲在彭山区建立一个类似的创业者服务平台;绵阳、遂宁、内江等市就如何建立自身创业服务运营基地到中心观摩学习;甘孜州希望将省活动中心的“三团一组”和专业运营团队等资源与当地独一无二的旅游等特色资源结合起来,针对当地创业大学生们定制更适合的创新创业服务……截至目前,全省21个市(州)和70多个县(市、区)纷纷前来活动中心考察学习,交流创新创业服务理念、服务方式和运行机制,希望与中心加强合作,接下来,中心还将把成都创新创业资源覆盖全川,打造国际化、有核无边的孵化平台。 21市州成为中心会员单位,眉山、南充、绵阳多地开‘分店’;立足成都,覆盖全省,打造‘有核无边’多功能中心。

惠及川蜀大地 覆盖百万青年

省双创中心成立至今,共组织247场活动,服务创业大学生160.34万人次,孵化指导创业项目2069个,带动22945人就业。成功帮助23个项目获得国家级创业大赛奖项,成功帮助13家企业挂牌上市。今年是双创中心成立的第四年,被中心人称为“深化年”。

省双创中心主任樊学斌对中心的发展充满信心,他说:“今年我们要深化改革,不断创新,继续拓展创业服务项目,丰富活动内涵,强化培训、孵化功能,创造性地办好创业大赛、创业峰会,形成品牌,积极推进与美国西敏大学戈尔商学院、澳大利亚贸易委员会等全球机构的战略合作,力争将四川省大学生双创中心打造成国际知名专业创服平台。”(图片由四川省双创中心提供)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