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内外兼修 做优水环境 助力青白江“智慧产业城”建设

http://www.scol.com.cn  (2017-03-09 08:41:26)  来源:成都日报  
编辑:侯雯雯赵荣昌  

2017年,是成都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关键之年。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重要元素之一,市委、市政府提出要促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典范城市。在此其中,水环境作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水更清”的目标,已经成为全市重要的民生期盼之一,多方聚力,多拳出击,多措并举做优水环境,也已经成为考量地方政府执政能力的重要元素之一。

位于成都城北的卫星城,青白江区将如何发力?“做优水环境,助力青白江‘智慧产业城’建设。”面对记者,青白江区相关负责人信心十足,“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把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围绕‘河畅、水清、岸绿’目标,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整治,城乡水环境明显改善,人水和谐更加突显。”

内修制度 责任宣教两手抓两手硬

“水环境治理的核心在于层层落实,在这项工作的开展推进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强化组织领导和明确治理责任。”青白江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该区高度重视水环境综合治理及污水处理等工作,青白江区先后成立了由区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的水环境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制定《水环境长效监督管理考核制度》等相关制度,加强对水环境综合治理的组织协调、业务指导、督促检查和考核评比。此外,还开展主要河流污染源摸底排查工作,登记河道信息,建立河道档案和问题清单,全面掌握整治区域和整治重点。“每周定期召开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推进会,收集信息,找准问题,分析原因,研究对策已经成为了我们的工作常态。”青白江区水务局相关负责人如是告诉记者。此外,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由乡镇(街道)作为责任主体,开展综合整治工作,形成了区政府领导挂帅,水务部门牵头落实,相关部门通力配合,各乡镇(街道)具体抓治理的责任体系,分级分层落实治理责任的工作格局。

水环境工作离不开公众参与,青白江在狠抓宣传教育上也“下足功夫”。记者了解到,近年来,青白江区始终坚持加强村民自治,督促村级组织加大河渠水环境巡查检查监管力度,教育引导村民自觉爱护水环境。建立城乡水环境有奖举报制度,公开了水环境污染举报、投诉电话,及时受理查处破坏水环境的违法行为。此外,还充分利用 “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重要节日,加大水资源保护宣传,不断增强全民水生态文明建设意识。还借助新闻媒体等平台,设立专题专栏和曝光平台,通过舆论引导、跟踪报道和社会监督,营造全社会关心关注并参与水环境综合治理和长效监管的良好氛围。

外修作为 智慧水务和工程治理同步行动

前日在青白江区姚渡镇平江路检测现场,记者看到,一个接近小型宠物犬大小个头、背上插着一根电缆线的检测仪器正在井下工作,在检测人员的操控下,检测仪器在井下对上下游进行观测……显示屏上,管道内的情况清晰可见。

“我们采用多项先进技术和高分辨率的彩色摄像系统,对污水收集管网渗漏、沉降、错位等情况进行全面监测,为河水污染情况和管网修复工程的实施提供了基础依据。”该区水务局供排节水管理站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的“机器人”学名为杆式潜望镜视频检查系统,配备了强力光源、全方位变焦摄像机以及激光测距仪,检查纵深可达100米。通过可调节长度的伸缩杆将高放大倍数的摄像机伸入到管道,并传回放大观测,不仅内部的情况一目了然,而且能精确定位管网渗漏的具体位置。除了机器人检测外,青白江区还在全省首个建成排水智能化管理平台,还采用排水模型软件,实时采集管网在线监测数据,对不同强度降雨量,城市内涝积水情况进行动态分析和模拟,为防涝设施改造和建设提供科学专业的数据依据。

污水排放是导致河渠污染的“元凶”,现有管网渗漏也是污水排放不达标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营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人居环境,青白江区深化水生态文明建设,加强污水治理。2016年以来,累计投资1亿元实施21条黑臭河道综合治理工程,新建污水主干管60余公里,微型污水处理设施15座,治理排口945处。还通过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实施该区排水管网的管理维护,积极探索河道管护市场化运作机制,解决政府统包统揽、作业服务效益低等问题。

此外,去年青白江区还启动了农村院落污水治理试点工作,实现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全覆盖,不断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区第二污水处理厂投入试运行,切实解决部分区域污水处理问题,不断提高污水处理能力,有效保护良好生态环境。本报记者 赵荣昌 文/图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