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青白江:上半年GDP增长10.1%

2019-08-08 14:23:31来源:四川在线编辑:林霜

四川在线消息(青萱 记者 陈昊)近日,成都市青白江区上半年成绩单出炉:继去年GDP同比增长10.5%后,今年上半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7.85亿元,增长10.1%,持续保持GDP两位数增幅,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社消零增速等7项指标居中心城区第一。

做优存量 产业升级焕发新生机

在积微物联科技感十足的大厅,墙上的大数据展示屏实时展示了积微钢铁、积微运网、积微循环、积微云仓、成都达海、云南达海等线上线下各业务板块最新的数据情况,这块小小的屏幕,正是积微物联整个庞大产业链的缩影。

这是一家年平台交易破1000亿元的“互联网+”企业。如此领先的新经济平台型企业,却不是“外来户”,而是在“钢一代”攀成钢就地转型升级带来的“新市民”。线下,打造了西南最大的达海产业园综合体;线上,打造了西南最大的产业互联网平台,一举打通了从供应端到生产端到终端的大宗商品全产业链环节,实现了从初期的9000万元产值增长到163亿元的营业收入。

而作为本土民营企业——蜀虹装备,更是走了一条“制造”到“智造”的路子,其生产的40T/H铜杆连铸连轧生产线,被认定为“四川省重大技术装备省内首台(套)产品”,随着中欧班列(成都)运行的轨迹,走出国门,订货单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美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纷至沓来。

冶金、化工、机械、建材,都是典型的传统产业,为青白江区改革发展立下过汗马功劳。面对日趋紧迫的资源环境约束,“关停”后,这些过渡依赖要素驱动的产业何去何从?

没有夕阳产业,只有夕阳技术。通过产业升级,老产业也能焕发新生机。企业争气,政府给力。短短的几年时间,积微物联秉承创新,强强联手清华大学、电子科技大学、阿里巴巴集团等,努力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和提升极致智能化服务,成为了区域产业转型发展的一张靓丽名片。

一个区域转型发展,有规律可循、无捷径可走。为此,青白江一边减负,一边造血:大力推进实体经济提质增效;落实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政策;制定实施涉企惠企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出台《成都市青白江区促进电子商务发展若干政策实施细则(试行)》《关于促进产业功能区及园区人才发展的若干措施(试行)》等等,建立健全与企业沟通协商、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等机制,推动解决制约各类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问题。

做强增量 磁铁效应带来新增长点

动力电池,被誉为新能源汽车的心脏。位于清泉镇的欧洲产业城,距离青白江城区仅10余公里,华鼎国联动力电池产业园内,白色大气的现代化厂房格外醒目,车间内,为数不多的工人在各自的电脑前忙碌着,全自动化智能制造生产线上的机器设备正在进行电池正负极极片的制作及电芯的组装、化成等制造过程。

华鼎国联是承接国家动力电池创新中心的产业孵化项目,整个电池基地的生产技术由国家动力电池创新中心提供。随着两条生产线的相继投用,不久的将来,国产汽车即可用上“青白江造”三元锂离子动力电池。

这个总投资100亿元的大项目,是欧洲产业城引进的第一批重大工业项目。说起选择落户青白江的缘由,华鼎国联相关负责人说,是被铁路港吸引过来的。“项目建成后,除了以高质量高性能的产品占领国内市场外,还将借助中欧班列(成都)和自贸区优势走出国门,出口欧洲。”

目光回到成都国际铁路港现代物流大厦,西部首家开业的新华全球购门店里,近15000个进口商品,80%的价格低于国内电商平台,吸引不少人专门驱车前来选购。这是为何呢?原来四川新华全球购基于香港新华集团强大的海外商品供应链整合能力及中欧班列(成都)运输成本优势,实现海外原产地品牌产品直采直达,将国际高品质生活通过中欧班列(成都)带入青白江。

今年1—6月,该区新增市场主体21069户、同比增长2.4倍,其中新增企业同比增长4倍,自贸试验区内新增市场主体同比增长6.7倍。“他们”在青白江这片沃土上,迅速生根发芽开花:万达城市综合体项目开工建设、盒马鲜生西南区域供应链运营中心落户……

在青白江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成都国际铁路港更是注入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因子。利好不断传来:设立成都国际铁路港经开区写入中央《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提前进入两年培育期;综保区设立工作进展顺利,已进入征求相关部委意见阶段,年内即将获批;金青新“一带一路”大港区规划全面完成……青白江的“敢想、善谋、勇为、争先”让一系列“不可能”成为现实。列车驶过,所到之处皆“精彩”,仅今年上半年,进出港货值达449亿元、同比增长77%。(青白江区委宣传部供图)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