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英雄一路好走 邛崃上万群众接烈士回家

http://www.scol.com.cn  (2016-07-29 19:09:23)  来源:四川在线  
编辑:侯雯雯记者 方炜  

四川在线消息(四川在线记者 方炜)7月27日,当载有邛崃23岁小伙刘质宏遗像的车辆抵达固驿镇时,街道两旁上万名群众纷纷向烈士的灵车注目行礼,一路上鞭炮不断,称颂不断,素不相识的老乡们用自己的方式向英雄表达哀思。

刘质宏,男,汉族,四川邛崃人,1993年8月出生,2011年12月入伍,高中文化,中共预备党员,武警交通第四支队二大队六中队机械班副班长、挖掘机操作手,下士警衔。7月17日,西藏阿里地区日土县发生史上罕见的特大冰川崩塌,9名藏族群众被埋,正在休整的部队闻灾而动,刘质宏随队千里机动,返回高原投入抢险救援。冰崩现场海拔近5500米,作业环境极为恶劣,但刘质宏和战友们一起艰苦鏖战,为挽救藏族群众生命财产分秒必争,战斗到最后一息。7月21日,因强烈高原反应引发急性肺水肿并发脑水肿,牺牲在高原抢险一线。7月25日,被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批准为革命烈士。目前,刘质宏的骨灰安葬在了阿里地区狮泉河烈士陵园,与孔繁森等烈士长眠雪域高原。

18岁,告别家乡 成为高原风雪中的钢铁战士

对于很多人来说,18岁正是年少无忧无虑、肆意挥洒青春的年纪。但2011年12月,18岁的刘质宏却选择了一条和大多数同龄人迥异的人生道路——上高原、到部队、当战士。刘质宏常跟战友们说:“西藏,我想来;军营,我更想来。所以到咱们四支队,我是一箭双雕。”

然而,不管是怀着一腔热血,还是抱着满心憧憬,高原的严酷是没有差别的。刘质宏所到的武警交通第四支队驻守在新藏公路沿线,常年担负这条新疆方向出入藏交通要道的养护保通任务,任务区域平均海拔超过4600米,含氧量不足内地的40%。

初到高原,刘质宏也经历了一个适应和融入的过程,但他始终不忘自己到高原时所怀抱的那份初心,用这支部队代代传承的“老西藏精神”“三不倒精神”“四石精神”激励自己,逐渐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武警战士。在新兵连,他学习努力、训练刻苦,军政素质都是同批战友中的佼佼者。新训结束,他原本有机会到条件相对好的单位,但他婉言拒绝,主动要求来到最艰苦的六中队。

六中队驻地萨嘎艰苦荒凉,几乎寸草不生,徒步走路都相当于内地负重40公斤,而中队日常所担负的修补路面、整修边坡、清理涵洞等任务又多是体力活,在繁重任务和恶劣环境的双重考验下,历年来有5名新兵因无法适应、要求调离。但刘质宏没有退缩,仍然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抢险时,他是操作手、战斗员;生活中,他兼任过锅炉工、电工、制氧员,是中队干部眼中“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好兵。

冬季的新藏线多雪多灾,是一年中环境最苦、任务最重、兵力最紧张的时候,刘质宏每年都主动留队,入伍后5个春节都是在高原度过。入伍以来,他2次被评为“优秀士兵”、2次荣获“嘉奖”,并在今年6月被吸纳入党,成了一名预备党员。

5年来,勤学苦练 在标兵团队中誓当合格天路卫士

在军旅日记中,刘质宏写下过这样一段话:“我们是光荣的高原部队,前面有无数英雄先烈,要时刻铭记使命的光荣、责任的重大,当党和国家用得上我们的时候,要能顶得上去、拿得下来。”他认为,关键时刻冲得上、拿得下,这份追求为战士所独有,这种自觉是军人的本能。

六中队是支队的老先进,2015年荣列“武警部队基层建设标兵中队”。5年来,在这样的一个“标兵团中的标兵连”的耳濡目染中,刘质宏始终把练就过硬本领作为最高追求。2013年5月,因表现突出,他作为上等兵被中队选送参加上级组织的操作手集训,而同批参训学员却大多是已有基础的士官。刘质宏知道自己起步晚、底子薄,只有多下功、下苦功才能赶上趟、当标兵。他白天跟着师傅练,晚上拿着书本钻,坚持每天早起一小时、晚睡一小时,反复琢磨基本原理、操作规程和技术难点,仅用半年,就把三十多吨重的重型挖掘机开得非常熟练,成为了支队新生代技术骨干之一。

这几年,刘质宏先后参加养护保通、抢险救灾等任务50余次,次次都临危不惧、冲锋在前,用过硬的操作技能和战斗作风赢得了大家的认可,还在中高级士官云集的机械班当上了副班长。2015年初,萨嘎县遭遇特大暴雪,六中队日均接警8次,他和战友们每天辗转在断通的道路上、遇险的村落间,饿了啃个馒头,累了就在车上眯一会儿,在厚达1-2米的积雪中辟出30公里道路,使100多户牧民、近万头牲畜和上千台车辆得以脱困,一个月下来,他整整瘦了十多斤。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8.0级强震,波及我国西藏,致使中尼公路断通,边境重镇樟木成为“孤岛”,刘质宏作为第一批骨干操作手随队紧急驰援,担负聂拉木至樟木道路抢通任务。抢险救援中,余震不断、飞石滚落、危机四伏,但他毫无畏惧,始终驾驶挖掘机战斗在最前沿,为3000多名被困群众及时转移赢得了时间。

23岁,倒在一线 在使命征途上化作一颗无声路石

在武警交通部队“四石”精神中,有一条是“奉献当路石”。在这支因路而生、与路为伴、在路建功的专业化抢险救援部队中,许多官兵都对这句话尤为钟爱,说它描出了部队的样子、讲出了大家的心声。

在谈到刘质宏时,战友们说的最多的也是这句话、这个词:“他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所担负的任务也都是和战友们一起完成的。他就像一颗寻常的路石,和其它千百万颗路石一同组成长路、带来坦途。”

今年7月6日,新疆叶城县柯克亚乡发生特大泥石流,造成35人遇难、7人失踪,正在休假的刘质宏提前归队,和部队一起赶赴灾区参加救援,仅用4天时间就打通3处水毁道路,把党的温暖送到了各族群众心中。

7月17日,西藏阿里地区日土县发生史上罕见的特大冰川崩塌,9名藏族群众被埋,正在休整的部队闻灾而动,刘质宏也随队千里机动,返回高原投入抢险救援。冰崩现场海拔近5500米,作业环境极为恶劣,但刘质宏和战友们一起艰苦鏖战,为挽救藏族群众生命财产分秒必争。

7月18日,正在全力抢险的他突闻爷爷病故的噩耗,内心万分悲痛,支队救援前指领导批准他立即返家,许多战友也劝他回家尽孝,但他思虑再三、含泪留在了救援一线,他对同年兵刘洋说:“任务这么重,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力,等救援完我再回去,给爷爷多烧点纸,我相信他老人家能理解我。”但是,谁也没有想到,就是这样一个心怀愧疚的简单承诺,刘质宏也无法兑现了。

7月21日,是爷爷出殡下葬的日子,这一天,刘质宏倒在了冰山脚下、救援战场,从此化作一颗无声的铺路石,永远地留在了天路,留在了高原。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