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聚焦温江以民意为本的文化建设生动实践

http://www.scol.com.cn  (2015-12-02 18:16:54)  来源:四川在线  
编辑:侯雯雯  

      文体广场,载歌载舞,怡然自乐;农家书屋,看书阅报,问道求学;百姓舞台,自编自演,欢声笑语……
      近年来,我区抢抓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机遇,以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先行区”为契机,扎实开展文化扶贫惠民工作,使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实现了由“送文化”到“种文化”的“蝶变”。

“送文化”不能满足群众精神需求
     “以前精神文化生活不够丰富,年轻人没事就去打牌消磨时间,老年人闲得无聊整天抱怨生活。”寿安镇苦竹村村民易汝培提及过去,难掩内心的孤寂之感。
     易汝培说,几年前,村民一年到头难得看到一场演出、一场电影,想自己开展文化活动又没有艺术人才,生活枯燥乏味。
     唯一的盼头就是区上组织的“送文化下乡”活动,可活动一过,生活照旧呆板又无趣,这种情况不仅在苦竹村,区内其他村(社区)也很普遍。
     “如果在家门口就有好戏看,有书报读,有丰富的文体活动开展那该多好呀!”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老百姓已经不再满足于物质上的宽裕,对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显得更加迫切。
“种文化”肥沃文化大发展土壤
     “文化具有精神动力、智力支持、愉悦身心、促进和谐的功能,更是治贫的良药。”区文广新局深刻认识到文化事业的重要作用,在文化扶贫上狠下功夫,力争实现人人参与文化、人人创作文化、人人享受文化的目的,在“种文化”上重拳出击。
     不断完善基层文化阵地,实现村民不出村(社区)就能享受文化发展成果。目前,全区已建成10个镇(街)综合文化站(中心)、113个村(社区)综合文化活动室,许多小区内都建有室外文体活动场所,广播实现村村通,基本形成以区文化馆、图书馆为龙头,以镇(街)文化站为枢纽,以村级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为基础的三级文化网络。
     切实开展文化惠民培训活动,让文化活动深入人心。组织优秀文艺骨干对全区文艺爱好者进行培训,大力推广群众喜爱的秧歌、体育健身及广场坝坝舞等,全年组织各类培训不下百场。(习修鹏)
     着力培养壮大文化惠民队伍,带动全民参与文化活动。目前,全区有文化专业协会、艺术团体67个,会员上万人,每个镇(街)都有文艺队伍。在文艺队伍的带领下,全区文化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文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文艺人才不断涌现,整个文化事业迎来了大发展的春天。
群众由“看客”变为文化活动“主角”
     “真是安逸,现在我们在家门口就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了!”晚饭后,寿安镇苦竹村居民相聚村居民活动中心广场,其乐融融地开展起了各种文化活动。
     随着基础设施的完善,文艺队伍的建立,群众由“看客”变身为文化活动的策划和参与者,自编自演开展起丰富的文化活动,坝坝健身舞、秧歌舞等活动的“主角”都换成了当地群众。
     “闲暇之余,我们还可以自由创作,把作品编排成精彩的节目演出。”柳城街道南街社区音乐爱好者刘倩与邻居兴致勃勃地唱起自创的歌曲。
     随着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我区文艺爱好者创作出了一大批文艺精品。其中舞台剧《鱼凫传奇》、舞蹈《塔花情》等独具特色的文艺作品大放异彩;文学作品《盲人与小偷》、美术作品《翰墨温江》等在全国、全省、全市喜获佳绩。一时间,温江文学作品、书画创作、摄影创作等量质并进,屡创佳绩。
      文化事业繁荣让群众精神愉悦。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实现了月月有、村村有目标,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不断充实。乡村文体广场上,群众悠然享受坝坝健身舞的无穷乐趣;乡村大舞台上,群众尽情欣赏精彩绝伦的文艺节目……
     “现在,我们有了自己的文艺队伍,大家喜欢的唱歌跳舞、相声小品,随时都能一饱眼福。”永宁镇八角社区的杨勇军正和文艺队伍在编排节目。
     如今,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让全区人民身心愉悦,精神饱满,生活充实。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道路上,温江人民实现了物质与精神的双丰收。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