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五院士聚成都论道航空动力

http://www.scol.com.cn  (2016-10-12 10:24:50)  来源:成都商报  
编辑:侯雯雯记者:叶燕  

1

发展航空动力产业,成都实力如何?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航空学会副理事长甘晓华频频点赞,“成都有设计制造的龙头企业,设计、制造、实验等技术在国内国际都是一流的。”

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公司高级顾问刘大响表示,“航空动力产业链很长,能带动的产业很多,包括元器件、新材料、制造工艺等。这种情况下,如果搞得好,可以把整个成都的产业带动起来。”

2

航空产业如何军民融合?院士建议

如何军民融合?“社会力量还需要完善相关的法规政策,特别是准入机制要更加完善,要加快放开,让民营企业、体制外的企业也能像体制内的企业一样,没有准入限制。”甘晓华表示,要减少限制,就需要联动,“比如军工开放的积极性有多高,需要国家政策来引导。而民营企业的资质、能力如何认定,如何贷款?再比如军工企业是免税的,民企的税收如何来制定?都需要更多政策细则。”

民营企业该如何做?“军民深度融合是国家战略方针,国家会采取很多措施,现在已经有一些政策了。民营企业要进入,需要选择自己的方向,不可能什么都做。”刘大响表示,航空动力产业链非常长,民营企业重点应该放在产业上,而不是整机制造,“现在全球只有5个国家在做发动机整机,我认为民营企业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在材料、附件,甚至是螺丝钉等方面找到自己的长处。”

成都商报记者 叶燕 摄影报道

从成都直飞纽约,3~4个小时后就可以看到百老汇演出;全球热门景点看完,还可以坐上飞机去月球看日出——

航空动力产业的未来是什么?昨日,2016年中国(成都)航空动力发展暨学术论坛在成都启幕,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大响、王华明、甘晓华、杨凤田、闻雪友及来自国内外几十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齐聚成都,论道成都航空动力产业发展。

航空动力产业的未来畅想里,成都将扮演什么角色?“成都航空发动机设计、制造、实验技术,在国内国际都是一流的。”在昨日论坛现场,院士们点赞成都发动机技术,并为产业未来提出建议,在他们看来,大型飞机和发动机是国家战略性产业,是具有巨大带动作用的产业,成都未来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航空动力产业市场巨大 成都设计、制造、实验技术一流

“航空动力产业是国家战略性产业,对成都来说,这是个大好时机。”发展航空动力产业,成都实力如何?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航空学会副理事长甘晓华频频点赞,“成都有设计制造的龙头企业,设计、制造、实验等技术在国内国际都是一流的。”

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长期以来,航空产业都是成都高端产业的一张靓丽名片,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成都市初步建立起较完整的航空产业体系,形成了飞机、航空发动机、航空设备与系统研发制造,以及航空维修与运营服务的能力,是国家确定的民用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和中国重要的歼击机、航空发动机研发制造基地。

“航空动力产业链很长,能带动的产业很多,包括元器件、新材料、制造工艺等。这种情况下,如果搞得好,可以把整个成都的产业带动起来。”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公司高级顾问刘大响表示,航空技术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技成果之一,按照技术发展步伐,再过20年左右,3~4小时就可以到全球任何地方;而民用飞机最大瓶颈就是动力问题,如果解决了,就可以星际旅行,“利用涡轮发动机、冲压、火箭技术等,人们可以在宇宙逛几圈再回来。”

在这样的技术构想里,成都占得一席之地。“成都的强项也是动力技术,就我们了解,成都正在做相关技术攻关。”刘大响介绍。

甘晓华表示,“成都有燃气涡轮研究院,在航空发动机的研发技术、制造技术、关键部件、机匣、涡轮叶片等,在国内国际都是一流的。对不同企业来说,则是各有特长,如果要激活市场活力,则要看企业技术积累,在历史上做过什么,现在还做没有。”

来自市经信委的数据印证成都实力,“全市航空领域直接从业人员近5万,间接参与达到30万人,为主机厂提供原材料、零部件、工装设备的中小企业近500家,加之一批科研资源雄厚的科研院所,是航空产业体系的支撑。”

航空产业如何军民融合? 政府打通政策体系 民营企业找准自己长处

在《成都制造2025规划》中,成都将航空产业确定为未来十年突出发展的重点产业,在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过程中,成都提出构建“1+N”的军民融合产业发展体系,其中这个“1”就是航空产业。因此,航空产业在成都产业发展中的地位不言而喻。

航空产业如何军民融合?院士们给出了建议。“现在需要‘广开言路’,很多方向都可以做。成都有小核心、大核心以及更大的外围。”甘晓华表示,此前,航空产业是军工起家,民营资本很难进去,“这些年,国家制造能力提升,军民融合是未来方向。”

如何军民融合?“社会力量还需要完善相关的法规政策,特别是准入机制要更加完善,要加快放开,让民营企业、体制外的企业也能像体制内的企业一样,没有准入限制。”甘晓华表示,要减少限制,就需要联动,“比如军工开放的积极性有多高,需要国家政策来引导。而民营企业的资质、能力如何认定,如何贷款?再比如军工企业是免税的,民企的税收如何来制定?都需要更多政策细则。”

民营企业该如何做?“军民深度融合是国家战略方针,国家会采取很多措施,现在已经有一些政策了。民营企业要进入,需要选择自己的方向,不可能什么都做。”刘大响表示,航空动力产业链非常长,民营企业重点应该放在产业上,而不是整机制造,“现在全球只有5个国家在做发动机整机,我认为民营企业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在材料、附件,甚至是螺丝钉等方面找到自己的长处。”

刘大响表示,政策限制已经打破,需要选好方向,拿到资质。未来机遇很多,需要政府来引导,企业之间不要做重复的领域。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