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实体+热线+网络 提高群众法律服务“获得感”

http://www.scol.com.cn  (2017-09-11 08:35:33)  来源:成都日报  
编辑:林霜晨迪  

  “我儿子已经离婚,娃娃跟着他妈妈走了,我们是爷爷奶奶,可以要求看看娃娃不?”“现在法律援助的范围放宽没有?我们家的情况符合不?”一大早,新都区军屯镇五灵村村头的空地上,100多位村民热情高涨地将前来送法下乡的律师和司法局工作人员围个水泄不通,以坝坝会的形式“送法下基层,听民意、解民忧、顺民意”活动在新都区开展得如火如荼。活动中,有问题群众问、有意见群众提、有难处大家帮、有咨询就解答,面对面的法律服务将矛盾纠纷及时化解,成为了新都区“公共法律服务”的常态和亮点。为了向社会公众及时高效地提供精准化公共法律服务,新都区司法局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积极整合司法行政各项职能,进一步完善了集法治宣传教育、公证律师服务、法律援助、人民调解于一体的综合性法律服务功能,通过“实体化、热线化、网络化”等“三化”平台模式不断做强公共法律服务,切实提升群众获得感。

  实体化:

  每村都有法律服务工作室

  月月都有“送法下乡”坝坝会

  “阿姨,你提的这个问题比较特殊,法律规定,只有不直接抚养孩子的父或母有探视权,作为爷爷奶奶,我建议可以和儿子对接好,一起探视孙子。你们也可以和孩子妈妈商量这个问题。”“叔叔,你提的这个问题,我们这次正好带来了宣传资料,法律援助的范围是哪些?上面写得很清楚,马上就发给你们看。”“大姐,一看就晓得你是个当家的,平时经常购物买菜,我们这次带了不少普法环保袋子,待会儿你多领几个,回去送给左邻右舍哈。”

  粗略统计,此次坝坝会持续2个半小时,回答群众咨询27次,当场调解纠纷3起,带回5个群众小建议,发放普法环保袋200个,普法小册子100个。整个活动受到了五灵村村民的热切响应和欢迎。

  “目前,我们实现了全区255个村(社区)‘法律服务工作室’全覆盖,每个工作室都安排了一名驻村律师为群众服务,律师每月定期下乡进村一趟集中回答法律问题,切实将公共法律服务职能下沉至基层末梢。另外,我们建设了现代综合性法律服务实体平台。按照‘法治宣传育民’‘人民调解和民’‘法律行业便民’‘社区矫正安民’‘法律援助惠民’等板块设置便民工作室,同时升级打造‘社区法律服务之家’,全面提升服务功能。此外,我们还建设有合作性精准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加强与律师事务所合作,在工业园区建立‘企业法律服务之家’,积极营造产业发展法治化软环境;加强与院校合作,购买‘智青年’服务,请在校法律专业学生在中小学校建立‘阳光校园’法律服务之家,营造法治引领校园的良好氛围;加强与社会团体公益组织合作,在新都社区文化发展中心设立‘法治孵化基地’‘创意工作室’,将公共法律服务融入社区文化生活,实现法治与文创融合发展。”新都区司法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热线化:

  拨打“148”法律热线

  流动调解小分队上门来服务

  在新都区,“148”是一条真正的法律热线。司法局安排专职人员值守“148”服务热线,严格履行热线服务制度,为了满足大家的延时需求,区司法局积极与成都市“12348”服务热线进行有效对接,将原本9小时工作时间扩展到24小时,确保每一通热线均能获得专业精准的法律解答。

  群众打“148”热线,有时是咨询,有时是求助。今年以来,为了让“148”热线更有效地为群众点对点服务,新都区司法局专门创新开展了“流动式+快递式”人民调解创新项目示范点建设,成立“纠纷巡查”流动调解服务小分队,配备人民调解流动服务车,做到力量下沉基层、靠前服务群众、“零距离”及时排查调处矛盾纠纷。接到群众打“148”法律热线求助,要求上门调解纠纷解决矛盾的,辖区司法所的流动调解小分队立刻出动了,两名有经验的调解人员带着宣传资料走村入户,既解决矛盾纠纷,带去了和谐,又带去了法律知识。据悉,“流动式+快递式”人民调解创新项目目前在新都区的木兰镇和泰兴镇试点,明年,该模式将全区推广。

  网络化:

  “两微一网”送法

  “360法眼看新都”受欢迎

  随着网络发展以及智能手机的普及,新都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在网络上也占据了一席之地。一方面,新都区强化“两微一网”建设,不断优化“新都普法咨询网”官方网站运作模式,通过“小微送法”微信公众号及“新都司法”微博账号向群众推送法律服务。另一方面,开发“360法眼看新都”法治产品,从不同视角关注本地法治建设动态,织密舆情监督网,引导有权威和专业法律知识的律师、检察官等法律工作者开设个人法律服务微信群,为本地群众打造贴身的网上公共法律服务网。

  近年来,新都区还强化网络大数据信息库建设,建立横向辐射区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律师事务所、基层司法所,纵向串联镇(街道)、村(社区)的司法行政信息化大格局和网络化办公大环境,通过数据手段实现新时代司法行政法律服务职能质的飞越。

  吴科 本报记者 晨迪 文/图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