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冉倩婷 蒋君芳 雷倢 )今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上半年,成都各区(市县)紧扣年初提出的“六大行动三个加强”,加快发展,呈现出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下半年,各区(市县)又将画出一幅怎样的“作战图”?
年初确定的“工业强基”的基调,在各区(市县)的工作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在成都已经开展的3次工业项目“竞进拉练”中,处于三圈层的金堂县都收获了表扬。金堂县经济科技和信息化局局长廖施竣表示,“今年以来,金堂全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紧紧围绕节能环保和新能源汽车、通用航空、电子信息、新材料‘1+4’产业发展,全力实施补链、强链、扩链招商,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我们的自我要求是每年培育40户规模企业。”
大邑县的“工业强基”致力于“抓大”,大邑县经开区管委会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黄吟啸介绍,大邑县以创建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和四川省知识产权示范区为抓手,今年要力争引进30亿元项目1个,实现工业产值300亿元,税收9亿元,“为成都市的工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武侯区则在持续深化改革上有所建树。2008年,武侯区开启了行政审批改革领域的“破冰之举”,发源自武侯区的“地方试验”上升为“国家样本”。“‘三个加强’中,对改革的强调,给正处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深水区的武侯进一步明确了方向。”武侯区行政审批局局长谢存亮表示,武侯区正在继续坚持群众需求导向,以“提质增效”为目标,以“职能转变”为重点,进一步优化行政审批的各项标准和流程,从根本上理顺管理体制,降低社会成本,提高行政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