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昨日从天府新区成都管委会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管委会安委办)获悉,管委会安委办结合成都天府新区直管区(以下简称新区)实际,对外出台《成都天府新区直管区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根据《方案》,新区将于2017年全面推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
根据《方案》,新区计划到2018年,构建点、线、面有机结合、无缝对接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体系;构建形成完善的安全技术推广体系,安全科技保障能力水平得到显著提升;构建形成严格规范的惩治违法违规行为机制体系,使违法违规行为引发的重特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构建形成完善的安全准入制度体系,安全生产源头治理能力得到全面加强。
同时,新区将实施一批保护生命重点工程,根治一批可能诱发重特大事故的重大隐患。通过健全应急救援体系和应急响应机制,使得新区在事故应急处置能力方面得以明显提升。
据了解,今年管委会安委办将在危险化学品、建筑工地、交通运输、A级旅游景区景点和星级饭店等行业领域以及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等行业企业试点安全风险评估分级和事故隐患排查分级标准体系,并于2017年在各行业领域全面推行。
“在深入总结分析重特大事故发生规律、特点和趋势的基础上,我们每年还将排查评估本辖区的重点行业领域、重点部位、重点环节,依据相应标准,分别确定安全风险‘红、橙、黄、蓝’(红色为安全风险最高级)4个等级。”据管委会安委办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同时,新区将建立安全风险和事故隐患数据库,绘制企业、街道、新区安全风险等级和重大事故隐患分布电子图。
按照“分区域、分级别、网格化”原则,新区还将实施安全风险差异化动态管理。同时健全安全风险公告警示和重大安全风险预警机制,定期对红色、橙色安全风险进行分析、评估、预警。
《方案》强调,在打击惩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方面,新区将强化执法信息公开,加大执法监督力度。与此同时,新区安全生产将推行执法曝光工作机制,严格落实安全生产“黑名单”制度,定期通报“黑名单”生产经营单位,曝光重大隐患和典型违法行为。
“下一步,我们将实施‘联网+’安全生产行动,实现对高危企业的实时监控预警。”管委会安委办相关工作人员说,新区将通过完善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储存设施自动化控制和紧急停车(切断)系统,可燃有毒气体泄漏报警系统,鼓励推广“两客一危”车辆(长途客车、旅游包车、危险货物运输车)安装防碰撞系统。此外,新区还将加强保护生命重点工程建设,积极推进卫星遥感、地理信息空间技术和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等先进技术在安全生产领域的推广应用。
在提升事故应急处置能力方面,《方案》要求加强员工岗位应急培训,提升一线员工第一时间化解险情和自救互救的能力。
本报记者 王李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