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到2017年成都农村普遍实现“业兴、家富、人和、村美”

http://www.scol.com.cn  (2016-10-12 11:17:44)  来源:成都日报  
编辑:侯雯雯陈泳  

本报讯 (记者 陈泳) 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建设幸福美丽新村1615个,创建幸福美丽新村示范村324个,累计建成各类新村聚居点4622个,建成崇州市白头镇五星村、蒲江县大兴镇炉坪新村等一批“小组微生”新农村综合体106个。这是记者昨日从市农委获悉的。据悉,下一步,我市还将按照“建设美丽中国典范城市”的要求,力争到2017年成都农村普遍达到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目标。

——规划全覆盖。据悉,按照“全市规划一盘棋”的理念,我市创新推行乡村规划师制度市、县、乡、村四级规划覆盖率达到100%。新建、改造和保护,都遵循“小规模、组团式、微田园、生态化”规划建设理念,按照“宜聚则聚、宜散则散”的原则,充分利用林盘、水系、山林及农田,合理考虑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半径,规划、选址和实施新村建设。

——夯实产业基础。着眼推动特色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我市集中连片、集约高效地推进建设“10个十万亩粮经产业新村建设成片推进综合示范基地”“7个产村相融现代农业精品园区”和“3条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带”,示范基地(园区、带),规划建设面积达到367.15万亩,通过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新型主体培育,创新经营方式,形成了乡有支柱产业、村有主导产品、户有增收项目的农业产业发展格局。

——公共服务提升。区分平原、丘陵、山区不同地域,划分重点镇、一般镇、涉农社区、村(农民集中居住区)不同类型,我市按照公共管理服务体系及设施、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社会福利和保障设施、文化体育设施、商业服务设施、市政公用设施、金融邮电设施等8大类,对农村公共设施和社会管理设施设置差异化的配置标准,促进公共服务提档升级,确保每个幸福美丽新村均建有不低于400平方米的标准化公共服务中心。

——深化民主管理。在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中,我市进一步完善新型村级治理机制,发挥农村社会组织和农民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作用,办好农村社区道德讲堂,深入推进农村文化建设,促进形成诚实守信、勤劳节俭、遵德守礼、孝老敬老的良好风尚。同时在管理方式上积极创新,发挥农村社会组织和农民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作用,引导村民建章立制,通过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实施新村聚居点的自主服务管理。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