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用“互联网+”思维 成都“挖”来近百位高端人才

http://www.scol.com.cn  (2016-11-23 09:00:16)  来源:成都商报  
编辑:侯雯雯记者:侯初初   

不唯地域引进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昨日,由市委、市政府主办,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的“创业天府行动计划——城市行、高校行、海外行”系列活动之“创业天府行动计划——上海行”活动在上海举办。该项活动是继今年5月举办的“创业天府行动计划——深圳行”活动后的“创业天府行动计划——城市行”第二站。为展现成都包容开放、务实创新的一面,昨日的活动中首次使用了VR技术呈现成都创业实景,并通过MG动画形式发布了上海中高端人才在蓉创新创业指数。

运用“互联网+”思维 实现“线上线下”同步引才

记者了解到,聚焦如何创新引才方式,我市通过“人才+项目+资本”,变过去“人才跟着项目来”为“人才带着项目来”。同时在全国首开先河,运用“互联网+”思维,实现“线上线下”同步引才——线上运用大数据技术建成“高端人才全球搜索系统”,通过对高端人才供需信息的动态把握、精准投放和有效衔接,实现“点对点”引才;线下以“成都人才发展促进会”为平台,以“创业天府行动计划——城市行、高校行、海外行”系列活动为载体,每季度开展一次赴外招揽人才专场招聘,瞄准目标人群,从而实现“面对面”引才。

据介绍,这种“政府+社会组织+中介机构”新型招才引智活动,主要通过组团赴国内一线城市、著名高校或海外人才聚集地推介成都人才政策、宣传人才环境,塑造“创业之城、圆梦之都,创新创业、成都都成”城市品牌,进一步扩大影响、汇聚人才。

现场签约高端人才近100位

创业项目11个

活动现场,我市向与会嘉宾和人才介绍了成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创新创业良好氛围,推介了成都“和谐包容、宜业宜创、潜力无限”的人才发展环境,向上海各界人才发出“到幸福的成都做安逸的蓉漂”的诚挚邀请。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活动共吸引上海各界中高端人才近400人参加,现场签约高端人才近100位、创业项目11个,还有20多个人才和项目有来成都发展的强烈愿望,正在进一步对接洽谈中。接下来,我市还将在每季度开展“创业天府行动计划——城市行、高校行、海外行”系列活动,期间将组团赴国内一线城市、著名高校或海外人才聚集地招揽人才,营销“创业之城、圆梦之都,创新创业、成都都成”的“创业天府”城市品牌,推介人才政策、宣传人才环境、塑造“创享天府·智汇成都”的强大城市品牌。

向上海创新创业者发出邀请——

到幸福成都做安逸蓉漂

在成都创业,有家的感觉,没有漂的辛苦。相约成都,约吗?昨日的活动现场,我市全方位展示了以全球视野和战略眼光,主动参与国内国际人才竞争的具体做法,以及打造海内外高层次人才聚集和西部人才核心聚集区的人才战略支撑,并向上海各界创新创业者和高端人才发出了“到幸福成都做安逸‘蓉漂’”的诚挚邀请。

成都对于人才引进、人才培养、人才扶持、人才服务、人才激励等各项政策也在活动现场的上海高端人才和创新创业者中引起了热议,“不管是高端人才还是作为一名‘蓉漂’,只要你来成都,成都就会让你不一样。”逐渐成为大家的共识。

返乡创新创业的高端人才代表、国家“千人计划”专家、省“千人计划”专家、“成都人才计划”专家,成都海创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元伟坦言,自公司进入成都以来,无论是在资金、政策,以及市场等各个方面,成都给予的扶持力度都相当大。“欢迎大家来到成都、立足成都,做幸福安逸的‘蓉漂’。”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在异地举办这么大一场招聘会,无论是对于企业还是人才来讲,都是一个天大的好事。”记者在昨日下午的招聘会上看到,在前期筛选的基础上,主办方总共邀请了数百位候选人参加招聘会,现场基本上都来齐了。“作为招聘会的主办者,我们也一直在向上海的各类高端人才传递创新创业来成都的理念。”江阴金泰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杰本科和研究生都就读于成都华西医科大学,他表示,除了家乡情结外,成都最吸引他的是前景广阔的市场,公司重点研制的种植牙项目产品不愁销路。

本组稿件均据成都日报记者 侯初初

新闻链接

变“人才跟着项目来”为“人才带着项目来”

记者从市委组织部获悉,近年来,我市坚持把人力资源作为城市发展的第一资源,主动作为、大胆探索,从工作机制、人才政策、引才方式、大数据手段、新型人才组织、人才服务体系等六个方面推动人才工作创新,加快集聚海内外各类人才来蓉创新创业,推进人才工作开放度和贡献率持续提升,为成都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支撑。

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通过构建‘党委政府+社会组织+市场主体’协同推进的人才管理机制,把党管人才的根本原则、社会组织的开放属性、市场机制的内在活力有机结合,形成既坚持党的领导,又有各方参与的生动活泼的人才工作局面。

打破惯性思维,整合人才、项目、资本等要素进行协同引才,我市实现“人才跟着项目来”向“人才带着项目来”转变。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我市在引才工作上已经逐渐形成了“引进一个人才,带来一个团队,兴办一个企业,形成一个产业”的链式效应。

我市在全国建立了首个由组织部门主管、有关职能部门联合指导,“促进人才发展”为主旨、以海内外高层次人才为主体的新型人才组织——“成都人才发展促进会”。成立一年来,承接活动共65场,累计5000人参与,提供服务58次,开展国际国内交流7次,与欧美同学会企业家联谊会等7个国际人才组织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对接高端人才53名,成功引进20余名。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