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陈碧红)4月28日,《成都市服务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正式印发。成都将重点通过对该市服务业领域内十大行业进行提档升级,从而进一步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确保到2020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0020亿元左右的发展目标。
统计数据显示,2011-2015年,成都服务业年均增速10.1%,整体呈现出“小集聚、大均衡”的发展态势。2015年全市服务业外商投资占全市实际利用外资的70%,位居中西部城市首位,共268家世界500强企业和近50家外国金融机构落户成都,超过85%的国际一线品牌入驻。但与国内发达城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存在着产业能级不高、创新能力不强和市场开放不充分等问题。
《规划》提出,在“十三五”期间,成都将通过着力深化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等,使服务业成为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和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主支撑。到2020年成都服务业增加值将达10020亿元左右,占全市GDP的比重达53.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9000亿元左右,服务业从业人员数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数比重达到60%。
发展路径上,成都确立了电子商务、现代物流、金融服务、科技服务、文化创意等十大行业的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和支撑行动,力求重点在深化改革创新、推进跨界融合、扩大开放合作、促进集聚集群和聚焦高端引领等领域有更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