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消息(记者 冉倩婷)国家统计局成都调查队7月31日发布《成都市2017年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走势分析》报告。2017年上半年,成都市CPI累计上涨2.3%,涨幅较去年同期扩大0.3个百分点,总体呈现温和上涨态势。
上半年,成都市CPI累计涨幅(2.3%)高于全国(1.4%)、全省(1.4%)总水平0.9个百分点。在全国36大中城市从高到低排位中居第4位,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从高到低居第2位,全国排位靠前。
服务项目价格快速上涨,成为拉动物价上涨的首要动力。服务项目价格延续近年来的上升势头,上半年累计上涨6.7%,比去年同期涨幅高4.8个百分点,创2006年同期以来新高。其影响成都市CPI总水平上涨2.52个百分点,影响程度为109.57%,成为拉动物价上涨的首要动力。从2016年6月后,服务项目价格涨幅均高于CPI。而今年上半年65个服务项目中,价格累计上涨的有30个,涨价面达46.15%。其中,“涨势”显著的有,房租价格持续上涨、医疗服务价格涨价面较大,同时,劳动力成本递增推动服务价格刚性上涨。
而食品价格自2002年同期以来首次下跌,抑制了CPI上涨。上半年,食品价格下跌3.6%,为2002年同期以来首次下跌,拉低总指数0.69个百分点。其中,鲜菜、猪肉、鸡蛋跌幅较大;猪肉价格低位运行,6月同比创近4年新低;鸡蛋价格前低后扬,2月蛋价创近82个月新低。
报告也对2017年后期的CPI走势作了初步预判。改革红利逐步释放、PPI企稳、刚性成本上涨等是接下来支撑物价上涨的因素。而影响物价下行的因素则有依旧严峻的国内外环境、国际大宗商品后市仍存变数、消费市场竞争加剧、翘尾因素减少等。
报告给出的下半年成都市CPI的运行走势是“预计在2%左右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