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经开区园区未来楼栋建设概念图。 (成都龙泉驿区人社局供图)
成都打造全省首个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一园三区”——
□本报记者 史晓露
如何引进高端人才?招不到技能型人才怎么办?员工流动性太大怎么解决……8月11日,一场企业高管培训会在中国成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经开区园区举行,龙泉驿区的50余家企业高管向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专家连连发问。
随着各大城市人才抢夺白热化,除了靠户口、房子、补贴来吸引人才外,政府如何发挥市场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也愈发重要。
去年,成都筹建中国成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这是由人社部批准的全国第七个、四川省首个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截至今年7月底,已有40余家国内外知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签约入驻。
未来,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会发挥哪些作用?怎样成为助力成都发展的人才“聚宝盆”?
构建“一园三区”聚集高端优质资源
距成都市中心仅14公里,在天府大道和天府三街交汇处,矗立着一栋名为“国际人才城”的超甲级写字楼,这里便是成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高新区园区所在地。
按照“一园三区”布局,成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包括高新区园区、经开区园区和成都人才园区。目前,其他两个园区,也已启动招商计划。
“行业的发展离不开高端企业的聚集。”高新区园区总经理刘晓莉认为,完善行业生态链的第一步就是引进优质资源。7月27日,高新区园区正式开园,目前已入驻国内外知名人力资源企业33家,还有18家研究机构在此挂牌。
园区内,除了入驻企业办公区域,还分设了职业生涯体验馆、测评室及远程面试室等公共服务空间。
“除了龙头企业的引领,还需要来自本土企业的内生动力。”刘晓莉说,高新区园区也为初创企业提供了孵化和培育空间。目前,“国际人才城”四楼就已聚集了六个创业团队。
去年11月,龙泉驿区政务服务中心9楼被作为经开区园区的过渡园区投用,目前已有7家知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入驻或挂牌。与此同时,3.8万平方米的园区主体项目——人力资源市场大厦正在规划。“2020年底建成后,可以容纳上百家高端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入驻,集聚从业人员上万人。”经开区园区管委会综合部负责人殷明明介绍。
同样,青羊区也将7万平方米的金沙公交枢纽商业综合体改建为成都人才园区,青羊区人社局副局长李江表示,“园区预计今年11月底开园,其服务范围将辐射整个中心城区。”
解决企业痛点 服务产业发展
“我们是一家汽车零部件企业,主要给龙泉驿的汽车整车企业做配套,经常是旺季招人、淡季裁人,这个问题有没有办法解决?”企业高管培训会上,有人问道。
目前,龙泉驿区已聚集了大众、丰田、沃尔沃等10余家整车企业,300余家汽车配套企业中大部分都面临着用工季节性强的问题。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通过劳务派遣,减少固定人力成本不失为一个良策。“目前,园区内的不少人力资源服务企业都具有劳务派遣业务许可,人力外包可让工人在不同企业间合理有序流动。”殷明明说。
“过去我们主要做在线招聘,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员工重视职业生涯规划,所以我们正在开发相关培训课程。”深圳市一览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罗建勇说。
从帮忙找工作,到聚焦人才职业成长。现在的人力资源服务囊括了人才的选、育、用、留,从人员招聘、培训、薪酬设计、绩效考核到劳动风险控制,可以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解决方案,从而实现人才的合理配置。
善用人才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地方产业发展。对此,殷明明深有感触。“近年来,龙泉驿区在汽车产业表现亮眼,但同时,研发型人才缺乏也制约了汽车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对此,智联招聘成都分公司总经理吴晶晶认为,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能够在这方面发挥作用。
“过去,我们和北汽、一汽集团在海外联合举办招聘活动引进高端人才。”吴晶晶说,随着成都全力推进“东进”战略,他们很看好龙泉驿区的发展前景,“我们已经入驻经开区园区,希望与这边的企业合作,为他们招募良才。”
另外,人力资源企业还可以与中职及高职院校合作,结合大型汽车人才需求进行人才定制培训,在培训基地开设汽车制造类技能学历培训和国外汽车维修和检测课程,提升技能人才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