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蒋君芳)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上提出“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十字方针后,五大区域的进展备受关注。9月26日,成都市规划局相关负责人在做客“成都面对面·党风政风热线”时透露,各区域的规划编制工作正在按差异化原则稳步推进。
当前,成都市规划局正在牵头编制成都市实施东进战略总体规划。成都市规划局总规处副处长胡双梅介绍,成都“东进”区域的规划,将在本身良好的生态本底上,构建一个渗透整个“东进”区域的生态绿线和网格化的生态廊道。
与此同时,整个区域的开发强度将遵循“以中低强度为主”原则,以多层和中高层的建筑为主,尽量保持建筑和地形之间的协调和呼应,避免“高楼林立”。
此外,整个“东进”区域将延续成都传统的聚落模式,并融合丘陵地区聚落的建设模式,保留成都原有的一些自然林盘、村落,构建一个青丘环抱、碧水穿城、多元组团、产城共融的布局模式。
相对于“东进”,占了市域面积一半的“西控”区域,也是市民关注的热点之一。
胡双梅透露,成都在“西控”区域的规划工作上提出了“三控制”原则:控制包括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线在内的“三线”;控制土地的开发强度;控制产业发展的门类。
“‘三控制’原则下,‘西控’区域是不是就是不发展了?”在大邑县从事有机农业的王静的看法,代表了当下不少市民的心声。
“‘西控’区域不是不发展,而是有方向地发展,重点是发展绿色、低碳、科技产业。”胡双梅举例说,在这样的产业指导思想下,原来的传统农业需要进行技术提升,向现代农业转型,同时与第三产业进行融合发展,更多地引入旅游、文化、康养及创意科技等新兴产业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