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成都高新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高地”加速构建

http://www.scol.com.cn  (2017-10-10 08:39:38)  来源:四川日报  
编辑:林霜  

位于成都高新自贸试验区的盈创动力。成都高新区供图

聚焦

自贸试验区是什么?是国家“试验田”,不是地方“自留地”;是制度创新“高地”,不是政策优惠“洼地”。这是观察自贸试验区建设成效的一个标准。

10月9日,四川自贸试验区挂牌半年之际,成都高新自贸试验区公布首个“半年报”:截至9月,成都高新自贸试验区共新登记各类型企业10679户,新增注册资本(金)1017.21亿元。难能可贵的是,该区从金融创新、简政放权等7个领域着手,在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等方面,探索出一些新模式、新经验,部分在全国层面实现推广,为推动成都乃至四川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奠定了良好基础。

□敬松 本报记者 熊筱伟

营造优质营商环境的新举措

打好政府“放、管、服”三张牌,也可以用到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

“我是外国人,要在成都高新区注册一家企业,需要准备些什么?”“外国人在成都高新区就业、安家的政策有哪些?”……9月29日,成都高新自贸试验区政务服务大厅,一位韩国创业者对着一台机器人连连发问,而这台有“眼睛”有“嘴巴”的机器人也一一耐心作答。身旁工作人员介绍,这是国内首个政务机器人“高小新”,可以为办事群众和企业提供政策咨询,介绍注册流程等。

“高小新”机器人,是成都高新自贸试验区运用的“黑科技”之一。半年时间,该区上线了人工智能辅助政策申报系统,可根据企业情况自动适配对应政策,减轻企业学习负担;政务问答系统可基于过往数据,提供政务问题的在线自助问答;正在建设智慧报建系统,可实现部分报建流程的自动审批……成都高新自贸试验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区利用人工智能(AI)、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提高了政务效率。

用新技术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是成都高新自贸试验区营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的举措之一。该区全力打好政府“放、管、服”三张牌,优化公共服务同时,积极推动放宽企业登记条件,加强对市场主体“宽进”后的过程监督和后续管理,打造“放得开、管得好”的监管格局。

“带身份证,跟工作人员说清楚相关情况,不到半小时就拿到了营业执照!”日前,成都市民李青华,在成都高新区石羊工商所领到了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这是成都高新自贸试验区通过“口头申报、现场取照”简易登记模式发出的首张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该区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相关部门共享数据实现了企业“一站式”办理。

这半年来,成都高新自贸试验区创新试行企业住所申报登记制度,通过“企业申报承诺+负面清单管理+事中事后监管”,让经营者申请工商注册登记时,不用为房屋产权证明东奔西跑;推行个体小额经营社区备案管理,只需完成社区备案,个体小额经营者便可依法开展经营活动。

推动金融改革创新的新探索

打造与自贸试验区相适应的新服务新业态,在全国推广

自贸区对打造与自由贸易和投资相适应的金融新服务、金融新业态提出了全新需求。而成都高新自贸试验区对此予以了热烈回应。

5月,全国首单银行间市场“双创债”便由成都高新投资集团正式发行。其规模10亿元人民币,期限5年,募集资金将用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偿还银行贷款或通过委托贷款、股权投资等方式支持一批诚信优质“双创”企业获得稳定低成本融资。“初创期科技型小微企业常常会被资金问题‘卡了喉咙’,面向它们的‘双创债’将有助于快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成都高新自贸试验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已有多家创新企业获得股权投资。

9月,国务院明确在全国推广13项支持创新相关改革举措,其中包括来自成都高新自贸试验区的“面向中小企业的一站式投融资信息服务”。这项全新模式是依托成都高新区盈创动力科技金融服务平台,搭建起债权融资服务、股权融资服务、增值服务三大信息服务体系,为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一站式投融资信息服务。目前盈创动力累计为超过4900家中小企业提供债权融资逾400亿元;累计为逾1.6万余家中小企业提供投融资增值服务。

积极推动新模式、新业态同时,成都高新自贸试验区也紧抓自贸区机遇,扩大金融开放、深化金融改革。

半年来,该区创新财政资金使用手段支持新兴产业发展,通过财政直接出资和国有企业参股设立13只产业引导基金,已基本构建起多层次股权融资服务体系;成立高新区金控集团,利用金融产业对实体经济的带动放大效应,更好地为实体经济发展服务。

加快国际开放合作的新思路

扩大“朋友圈”,全球顶级科技园区合伙人计划取得显著进展

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自贸区所能赋予的“最大红利”。而如何在更高层次扩大对外开放,是所有自贸区都要思考的命题。

5月10日,在热烈掌声中,法国索菲亚—安蒂波利斯科技园、西班牙巴塞罗那创新产业园、荷兰阿姆斯特丹科技园、成都高新区等共同成立“世界一流科技园区联盟”,联盟成员将围绕各自主导产业枢纽构建常态化特色跨国交流合作平台,探索园区间产业发展交流合作机制。

全球顶尖园区该如何携手?成都高新自贸试验区给出了合作框架——“全球 顶 级 科 技 园 区 合 伙 人 计 划(TSPPP)”。具体而言,在技术层面,将通过联合实验室等载体开展共性技术、关键技术联合攻关,制定或主导相关技术国际标准;在资本层面,推动金融制度创新,引导资本流向产业发展的前沿技术和产业方向;在产业链层面,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打造具有可持续发展特征的多维网络产业生态圈。

在TSPPP平台基础上,成都高新自贸试验区正汇聚起全球创新资源要素,推进产业发展和城市转型:

9月4日,成都高新区、卡耐基梅隆大学和美国The LAB硅谷加速器签署合作备忘录,三方将在智慧基础设施技术和系统研究、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展开广泛合作。卡耐基梅隆大学在中国首个研究院随之落户成都高新自贸试验区;

9月21日,成都高新自贸试验区“海外人才离岸基地”再添新成员——加拿大多伦多离岸基地。至此,成都高新区在英国、美国、德国等地设立的海外人才离岸基地已达18个;

……下一步,成都高新自贸试验区将筹设全球化产业联结基金,以资本为纽带大力培育包括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纳米技术、生物芯片等新兴业态,实现高效顺畅的全球价值链连接。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