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成都高效能治理城市 从市民最恨怨烦的事情抓起

www.scol.com.cn  (2018-07-13 08:27:18)  来源:华西都市报  
编辑:林霜  

暴雨中冲走的井盖,市民反映后,市政最快多长时间可以应答解决?企业和市民的办事审批,能不能实现“只跑一次腿、只进一扇门”?截至2017年,成都管理的人口已超过2000万,社情民情的复杂性、城市文化的多元性、风险挑战的多样性,对城市治理工作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7月12日下午,成都市委十三届三次全会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三场——“深入推进高效能治理”主题新闻发布会举行,来自成都市委政法委、公安局、社治委、环保局、水务局、园林局、工商局和大数据办八个部门的负责人,介绍成都将从三大方面攻坚高效能治理改革。

高效能治理改革攻坚计划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成都市要从人民群众最恨最怨最烦的事情抓起,努力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成都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王德运介绍,高效能治理改革攻坚计划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创造高效一流的政务服务环境;对标国际通行规则,创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从“大调研”情况看,成都市在金融、政府债务、房地产、社会稳定等领域依然存在较为突出的风险隐患,风险跨界性、关联性强,处置应对的理念思路、体制机制、方法手段还存在短板。

下一步,成都市将健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构建房产物业、劳资纠纷、“邻避问题”(大意是“人们对带有未知风险的设施的抵触情绪和抗议行为”)项目建设等重点领域风险防控体系,依法加强网约车、互联网餐饮等新业态行业监管,从源头防范化解矛盾纠纷。重点防范化解好金融风险、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房地产市场风险、市属国企债务风险,防止发生重大系统性风险。

同时,深入开展维护公共安全专项行动,创造平安的城市环境。加快构建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打好新时代禁毒人民战争,打击突出违法犯罪,加快建设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不断提升社会治安整体水平。

提高政务服务供给水平 合法合规事项“马上办”

今年3月,成都某汽车服务公司财务人员李林玉到天府新区政务服务中心办理业务时惊喜地发现,原本需要跑好几趟的税务登记,一次就搞定了,前后只用时20分钟。未来,李林玉要在成都办理相关业务,还将更加便利。

“对标国内先进城市先进经验和人民群众对优质政务服务的现实需求,仍然存在重审批、轻监管、弱服务的问题,精准服务与群众和企业需求还存在一定差距。”王德运介绍,成都市将聚焦工作短板,继续加大“放管服”改革和“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力度,努力提高政务服务供给水平。

推进政务服务由网下向网上转变。一是加快推动业务信息系统接入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规范形成三级行政权力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目录清单,实现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理查询;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推进一般事项“不见面”,实现咨询、申报、预审、办理、反馈全流程上网。二是推进线下事项由多门办理向一门通办转变。将优化提升政务服务大厅“一站式”功能,实现企业和群众必须到现场办理的事项“只进一扇门”。

同时,推进办事程序由繁琐向简约转变。将以企业和群众办件量大的高频事项为重点,全面推行合法合规事项“马上办”,同一事项同区通办,部分事项跨区通办,复杂事项“一次办”。建设全市统一的智能化审批系统,实现行政审批、行政执法“智能办”。

推进企业办照“零见面”营造自由的市场环境

“对照世界银行国际营商环境评估标准体系,我们在企业开办审批、施工许可办理、双向投资管理、国际性商务配套服务等方面还比较薄弱。”王德运介绍,成都市将紧紧抓住作为“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重要节点的历史机遇,奋力打造西部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加快建设内陆开放经济高地,努力营造更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全面推进企业办照“零见面”“最多跑一次”和“三天办结”的“013”工程,切实提高市场主体对成都准入环境的满意度。建立企业注册登记“容缺后补”制度,简化建设项目行政许可流程,实施“一家牵头、一口受理、同步审批、告知承诺、限时办结”,大幅减少施工许可证获取时间。

营造更加自由的市场环境。将清理规范涉企收费,优化实体经济发展环境。拓展多元化缴税方式,全面落实减降税费政策。加快制定促进新经济发展和有效监管的政策措施,优化新经济发展环境。全面推行市场主体简易注销登记改革,建立更加便捷完善有序的市场主体退出机制。

进一步扩大资本的开放领域、优化外资和民间资本的准入环境,对资本形成更大吸引力,把成都建成国际一流投资环境新高地。

营造更加公平的法治环境。将构建全市市场主体监管平台,探索建立知识产权综合执法监管机制,积极争取设立市知识产权法院、知识产权检察处,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强营商环境标准制定和修订工作,不断强化与国际接轨水平。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赖芳杰秦怡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