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四向拓展 成都是起点 西北贸易搭上蓉欧快铁顺风车

www.scol.com.cn  (2018-07-24 09:20:35)  来源:成都商报  
编辑:林霜  

蓉欧国际班列集装箱 本报资料图片

从“过路”到“集结”

解痛点

集拼集运充分利用中欧班列(成都)进出口的空箱仓位资源,有效整合了零散货源和班列资源,实现内外贸货物混装混载,中欧班列(成都)重载率提升10%以上,开行成本降低8%。

破难点

两地海关、铁路部门等通过关铁信息平台对中欧班列(成都)物流、商品、关检等信息予以提前传递和读取,实现两地对集拼集运物流和海关信息的共享和互认。

去年年底,一台调车机牵引满载番茄酱的5组集装箱驶出中欧班列乌鲁木齐集结中心,拼装在一列中欧班列(成都)上,随后驶向荷兰蒂尔堡市。2个月后,装载了4柜厨具、大气垫等目的地为新疆的外贸商品,通过中欧班列(成都)运抵乌鲁木齐,再装载乌鲁木齐至成都的内贸箱,继续发往成都。

新疆的番茄酱,欧洲的厨具,两地的特色产品正通过搭上中欧班列(成都)“顺风车”,让贸易互通变得越来越简单。这项名为“集拼集运”的创新模式实现了内外贸货物混装混载,系成都自贸试验区全国首创。成都国际铁路港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整合零散货源和班列资源,中欧班列(成都)的重载率将提升10%以上,开行成本降低8%。

中欧班列集拼集运模式

升级至2.0版本

四川自贸区总体方案提出“实现内陆地区与沿海沿边沿江协同开放”。作为国内首个实现中欧班列累计开行2000列的城市,成都如何通过区域交通枢纽的优势,打通并作为国内外贸易的重要联结点?一项合作新模式正在成都自贸试验区孵化,作为创新内陆和沿边地区的合作新模式,成都自贸区成功探索出通过区域互动,实现西北地区出口商品搭上中欧班列(成都)“顺风车”,促进四川与新疆的贸易发展。

这辆“顺风车”是如何运行的?成都自贸试验区负责人表示,目前“成都-乌鲁木齐-荷兰蒂尔堡”中欧班列(成都)已实现往返测试运行。去年12月,一列从成都出发的中欧班列(成都)挂46个大柜,其中5柜为至新疆的内贸集装箱,其余41柜是外贸箱。班列在3天后抵达乌鲁木齐,并在当地将目的地为新疆的内贸箱换装成乌鲁木齐发往欧洲的外贸箱。

今年2月,首班中欧班列(成都)集拼集运返程班列从荷兰蒂尔堡起运,标志着中欧班列集拼集运模式升级至2.0版本:返程班列上装载了4柜厨具、大气垫等目的地为新疆乌鲁木齐的外贸商品,班列到达乌鲁木齐后卸下该批外贸箱,装载乌鲁木齐至成都的内贸箱,继续发往成都。

打通北向贸易通道

开行成本降低8%

除了打通北向通道,集拼集运还将帮助中欧班列(成都)解决成本痛点。成都国际铁路港负责人告诉记者,按照国际标准,一列中欧班列通常需集成41组以上集装箱才能开行,往往会因等待集装箱货物成列,延长单列中欧班列的集货时间。同时,按铁路总局对“五定”班列的相关规定,中欧班列运行途中不允许加挂甩挂等作业,因此集装箱仓位只能固定使用,途中无法更换,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空箱浪费。

“通过创新集拼集运运输监管模式,成都自贸试验区成功实现了班列信息前置、仓位共享、按期集货、平行作业。”上述负责人表示,集拼集运充分利用中欧班列(成都)进出口的空箱仓位资源,有效整合了零散货源和班列资源,实现内外贸货物混装混载,中欧班列(成都)重载率提升10%以上,开行成本降低8%。

探索实现

国际班列通关便利化

成都自贸试验区负责人告诉记者,怎样快速完成关检,并设置合理的“中转班列”的次数,是自贸试验区探索集拼集运模式中遭遇的困难。

“无论成都出发还是终点在成都,列车停靠在乌鲁木齐进行装卸货,就涉及货物关检问题。”成都国际铁路港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已探索的模式是,通过两地海关合作,简化海关手续,提供便利化通关措施,实现国际班列通关便利化。具体而言,创新跨区域跨部门协同机制,实现两地关检铁信息共享。海关、铁路部门等通过关铁信息平台对中欧班列(成都)物流、商品、关检等信息予以提前传递和读取,实现两地对集拼集运物流和海关信息的共享和互认。

“未来,我们还将继续探索可追溯系统建设、出入境口岸选择等方面,让中欧班列(成都)实现更快捷的通关方式。”集拼集运模式,未来有望实现常态化。“我们正计划每月设定4~5列固定班次的中欧班列(成都)停靠新疆。”上述相关负责人透露。

记者获悉,目前成都海关与乌鲁木齐海关已签订了合作备忘录,制定集拼集运监管方案,成立联合工作组,完善中欧班列集拼集运两级协调机制,达成“允许内、外贸货物混装、混载货物首次内外贸混装比例为1:5,缩小中欧班列(成都)海关监管单元”的共识。

成都商报记者 邹悦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