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雨时节”藏着地标记忆 这些地标不信你没打过卡

www.scol.com.cn (2018-12-28 16:16:39) 来源:华西都市报
编辑:林霜  

成都市的中心地标——天府广场。

1992年的天府广场。周孟棋摄

2001年仍矗立在天府广场旁的钟楼。李豫龙摄

2006年的天府广场。周孟棋摄

1982年的锦江宾馆。夏宏君摄

1998年仍在使用的未来号天桥。 张西南摄

1998年时的合江亭。李豫龙摄

地标是一个城市的文化归属、发展印记与情感投射,承载着数代人的共同记忆。天府广场的“毛爷爷”、大慈寺的牌坊、德阳的文庙广场、达州的红旗桥……都是数代人照片中不变的背景。

漫步巴蜀大地,各具城市特色的地标建筑将所在地的前世今生展现得淋漓尽致,有的地标历久弥新,随时代前行愈发绽放光彩,有的则在城市发展中以新的面貌焕发活力。

在成都博物馆的人气大展“好雨时节——见证改革开放四川四十年”中,518张老照片里藏着不少人的回忆。地标吹响“集结号”,来看看,你有没有在这些地标建筑前“打卡”拍照的难忘经历?

天府广场

成都人永远的记忆中心

一提起天府广场,许多市民都很熟悉,“毛爷爷招手的地方”“成都的心脏”“外地朋友来成都必游之地”。其实早在先秦时期,天府广场所在区域就是成都的政治文化中心,两千多年来未曾改变。

天府广场的前身叫老皇城坝。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人民南路、大型公共建筑和广场的修建,老皇城坝更名为人民南路广场。改革开放后,广场重新规划,设立了四川省展览馆。1999年,广场正式定名天府广场。

在市民提供的一组老照片上,还能看出天府广场上世纪90年代的模样。90年代,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百货大楼、摩尔百盛等大型商业楼围绕广场,每天车水马龙,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如今,围绕着天府广场的,是成都博物馆、四川省图书馆、四川省美术馆、天府大剧院、四川省科技馆、锦江艺术中心等一系列公共文化服务场所。将城市最中心的地带留给文化,正是“西蜀自古出文宗”的传承与发展。

从老皇城坝到人民南路广场,再到如今的天府广场,40年来,天府广场随时代而改变,也见证着时代的变迁:重要时刻来一趟天府广场,早已成为不少成都市民的习惯。这种习惯,是香港回归时聚集在广场上的庆祝,是国庆节要看一次的升国旗仪式,也是新年伊始拍摄一次的全家福。2018年的成都高楼林立、建筑华美,而天府广场“永不褪色”,收藏着数代川人的温情回忆。

大慈寺

成都博物馆也曾栖息于此

公元622年,年方20岁的玄奘,在位于成都市中心的大慈寺受具足戒。100多年后,唐玄宗赐额“敕建大圣慈寺”。这座古寺处于闹市,集中了成都的市集庙会,自古便是成都的游览名区,附近商业繁荣,寺前形成季节性市场,如灯市、花市、蚕市、药市、麻市等。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经过多次修葺,大慈寺地区作为城市中心也愈加繁华,如今这里被太古里商业区所环绕,时尚潮流、游人如织,兴盛一如千年前。对于许多“老成都”来说,这一带还是茶馆喝茶、摆龙门阵的好地方,而现在无数年轻人于此吃甜品、喝咖啡、拍照片,时代变迁,这里依旧是这个城市的文化中心、社交中心。

许多人不知道的是,1958年,成都博物馆的前身——成都市地志博物馆筹备委员会成立,办公地点就设立于大慈寺中。新馆建成前的五十余年里,成博的工作人员们就在这座千年古刹里研究千年前的文物,于历史的遗存中触摸历史。

合江亭

从码头渡口到见证爱情

唐代贞元年间,合江亭由川西节度使韦皋修建,是繁华热闹的码头渡口,无数的舟楫停泊于此,随时扬帆驶入长江,再下东吴。杜甫诗云“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就是描绘了唐代成都水运发达的这一情景。从古至今,合江亭经过历代修葺,成为官民宴饮、市井游玩的热闹场所。

如今的合江亭于1989年重建,流经成都的两大河流府河、南河在此交汇,波涛滚滚,润泽天府。而合江亭的出名,还有“爱情斑马线”的一份功劳。这条位于合江亭畔的红色斑马线,近8年来见证了3万多对情侣喜结连理。每逢七夕、黄金周,或者民间的良辰吉日,合江亭这里总是人气爆棚,成了情侣们的天堂,甚至还有外地的情侣专程过来拍照。

成都行业一条街上曾经兴盛的店铺、九眼桥灯火璀璨的夜景、已经消失的未来号天桥,还有乐山嘉州的蜿蜒河道、绵阳科技城的雄伟壮观、四川最大港口泸州港……1978年至今,城市变化日新月异,那些或消失或存留的地标承载着蜀地的历史与川人的情感,永远留在人们的记忆里。在“好雨时节”展览中,我们还能看到更多的铭刻着城市发展的地标。

1月3日,“好雨时节——见证改革开放四川四十年”展览即将谢幕,抓紧时间带着你的家人朋友来寻找你的家乡、你的记忆吧!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曾洁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