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后村支书李君:新青年扎根基层 在农村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

www.scol.com.cn (2019-01-22 08:11:13) 来源:华西都市报
编辑:林霜  

李君(中)经历质疑,找到适合岫云村的致富路。

人|物|简|介

李君,85后青年,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白驿镇岫云村村支书。2017年9月,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奖奋进奖。

年关将至,广元市苍溪县白驿镇岫云村村支书李君很忙。

在成都刚开完会,便赶到村集体在蓉开办的餐厅,看看生意如何,问问香肠腊肉销售情况。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广元苍溪县白驿镇岫云村村支书,85后青年李君深耕基层十年,带领村子走出一条脱贫攻坚的岫云村模式。

在成都闹市开办扶贫体验餐厅,让村民手中的农产品,源源不断直供城市。更为村里的养猪产业,插上互联网“翅膀”,“让猪肉飞一会儿,让舌尖更安全,让村民腰包更鼓。”在他的带动下,周边70多个村也被带动发展,2900多户村民共同致富,实现年销售额2000余万元。

如今,岫云村越来越好,李君盼着更多志同道合的青年,能一起开拓这片广阔天地,“新青年,在新时代扎根基层,在农村也能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

进军成都

把乡村风味卖进城

1月5日,成都武侯区锦城大道上,岫云村汤馆外的香肠腊肉,成功勾住不少食客的胃。“这些都是从广元岫云村,穿越几百公里送来的。”餐馆服务人员介绍,除香肠腊肉,还有大部分食材,都是从岫云村村民手中统一收购来的乡味。

“这家餐馆是2017年开的。”李君回忆说,村里农产品真的不错,但以前没什么销路,就卖不上好价钱。

他说,通过让村民与城里朋友结对,并在成都开办这家属于岫云村的扶贫体验餐馆后,岫云村的米、面、蛋、禽、肉,以及手工艺品找到了销路。比如,村里的特色肉和尚、玉米馍馍,在这里能卖到4元一个,手艺人老何的手工筲箕能卖50元到100元,“都实现了应有的价值。”

此外,这家餐馆的服务员、厨子也是村里人,解决了部分就业问题,“也让原汁原味的山村风味,征服不少对味道挑剔的城里人。”

腰包鼓了

超六成村民买了新车

在这家餐馆里,摆放最多的除农产品外,就数挂着墙上的村民“笑容”照了。

“这张是养殖户郑大姐,这位是手艺人老何。”对于村民情况,李君如数家珍,郑大姐的老伴有残疾,家里养的有鸡、鸭和猪,“自从销路打开了,他们家靠养殖,一年能收入2万多元。”

从2008年开始,85后青年李君辞职回乡,当了村主任助理。2010年,当选岫云村村支书。为了找到适合岫云村的致富路,他经历质疑、埋怨,最终经受检验,到受人尊重,“不亲历者,真的很难理解。我刚来时只有20多岁,村民觉得我‘嘴上无毛,办事不牢’。甚至30年经验的村委副主任侯俊益,也不信我能带着220多户村民富起来。”

但在这些年努力下,村里通了第一条水泥公路,农产品有了销路,村民腰包也鼓了起来……“村民盖了新房,村里以前没有一辆汽车,现在有了160多辆。”如今,李君走在村里,村民都会亲切地称他一声“李书记”。

定新目标

让猪在互联网上“飞”一会儿

临近年关,餐馆里的腊肉香肠成了抢手的“香饽饽”。“今年餐厅收益增加了15%,村民分红提高了20%,带动大家的积极性。”李君说,这些年来,岫云村模式还推广到周边70多个村,让2900多户村民共同致富。

新的一年,他也定下新目标。岫云村目前最大产业是养猪,“我们的猪被称为‘年华猪’,以时间计算价值,不以重量来论。村民在养猪时不用饲料,只要保证猪的品质,就能卖到好价钱。”

2019年是猪年,李君打算进一步借助互联网的“风”,让村里的猪“飞”一会。“通过互联网,可以连接更多人,也意味着更大的市场。”他说,要让岫云村的品牌从线上到线下都成为叫得响的招牌。

根据市场需要,他还计划引进川藏黑猪。“从观察来看,消费者对黑猪的喜好是一种趋势,在2019年要进行品种改良,让年华猪更有竞争力。”

此外,打造一条成熟的产业链,也是必不可少的。“这一年里,村里还计划打造‘乡村振兴创业园’,让猪肉每个环节实现专人负责,实现标准化的流程生产。”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