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都区举办社区千人网络晚会
四川在线消息(陈宇 记者 张红霞)“来,马嬢,唱歌接起三”“三娃儿,你弄的樱桃肉看着巴适啊,肯定能得奖”……2月8日晚8时至11时过,在成都市新都区东环路社区的一个名为“抗疫进行时,别样元宵会”的微信群里,辖区14个院落群推送过来精彩节目视频一一亮相,让群里的50名评委看得心花怒放,最终评选出元宵网络晚会优秀节目。
不能象往年一样扎堆聚会,但这个特别的社区互联网元宵晚会人气仍十分高涨——吸引了1000多名社区居民参加,大家相会在微信群里,聊天、晒图、上视频,热闹非凡。
生活依然要有仪式感
2月8日,是农历正月十五,也是成都市政府防疫指挥部5号令、实施封闭式管理的首日。
不能聚餐,限制外来人员进入,出入查验、登记证件……封闭式管理改变了这个团圆日。
“我们理解并支持政府严管小区的措施,但是元宵节是传统节日,生活还是要有仪式感的,我们可不可以在不见面、不聚会的前提下庆祝一下呢?住一个小区的,十多天都见不到面,彼此还是很想念的。”2月8日上午,有社区居民找到东环路社区书记邹敏反映。
邹敏有点迟疑,没有很快决定。她把居民的要求发到社区工作群和14个院落的生活群中征集意见。出人意料,90%的群里的社区居民都赞同搞一个不见面的活动联络下感情,共同庆祝一下节日。
“我离我妈妈家只有10分钟路程,但小区封闭了,我不能随意到她住的小区了,大群里老邻居多,陪她说说话也好呀”,有小区居民说。看到社区居民的意见这么统一,邹敏和社区工作人员开始动脑筋,想着怎样搞一个既安全又热闹的活动。
“要不我们搞一个社区网络元宵晚会嘛,在线策划一些有趣开心互动的节目,做点比赛,让大家一起参与、一起开心。”很快,意见被通过。很快,活动细节、朋友圈电子海报图都迅速被设计出来了。
15个院落微信群联动
东环路社区有常住人口6300多人,分布在14个院落里。
当要搞社区网络元宵晚会的消息传出,每个院落的生活群都沸腾了,纷纷报名,纷纷要求主办。
“怎么办,如果各自院落社群自己办,力量太分散、不够热闹,人气也不旺,怎么办?”社区工作人员讨论的结果是:把各社区群的群主和文艺积极分子拉入一个新群,算是晚会主会场;其余14个院落社群成为各自的分会场,分会场可以自搞节目自己热闹,也可以把好节目、好照片和视频推送到主会场群来参加互动和PK,最后整点时有红包雨跟各社区院落群分享。
方案通过了,丰富多彩的节目安排也出台了:接力飞歌令(即歌曲接力赛,14个院落群PK歌曲,以歌曲名最后一个字为第二首歌曲的开头一个字)、元宵厨艺大比拼、少儿歌手赛(12岁以下居民小孩参加)、才艺自选赛等等。
网络晚会精彩纷呈
空间的阻隔,挡不住友情、亲情和社区邻里情的汇聚。晚上8点,桂东路社区首届社区网络元宵晚会拉开帷幕,在名为“抗疫进行时别样元宵会”的晚会主会场群里,藏龙卧虎的居民各显神通。
第一个环节是歌曲演唱接龙,居民们各有新意,借助微信语音、全民K歌等工具在群内发布自己的歌曲,共计表演歌曲30余首。
305院的文艺骨干老年团录制了“抗疫情保平安”的自编自演的快板;7岁的周楷瑞小朋友发来了“武汉加油我们在一起”的歌配舞抖音小视频;居民张小一录制了在家弹奏的的古筝曲《刀剑一声笑》......群里欢声笑语热闹开心的气氛一点不亚于往年的元宵节。
在唱歌接力的间隙,居民通过照片和视频,纷纷晒出自家的元宵节美食,有烧烤、各式热菜,最多的还是热腾腾的元宵。元宵节猜字谜是不可缺少的环节,主持人还为大家准备了有趣的字谜游戏。
“在社区大家庭里,我很开心,虽然不能跟父母在一起过节,但我借此团聚的社群,也告诉我的爱人和父母,我不孤单。”张小一是一名古筝培训老师,因为疫情的影响,她的艺术培训班只能延期开班。她的父亲是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每天奋战在抗疫一线,她爱人是一名机关干部,这些日子也加班在抗疫一线排查,多日无法回家。
“没想到,在远离家和亲人的地方,还能感受社区浓浓的人情和节日的温暖。”老家在南充,西南石油大学研究生熊伟开心地在和妈妈的视频里说。由于疫情影响,熊伟没能回家,学校也延期开学,熊伟也没能回到学校,只能呆在他租住的东环路社区1号院。当看到社区工作群发出的海报后,他试着加了微信群参加到网络元宵晚会中来,分享社区居民的欢乐和浓浓的邻里情。
别样的元宵,在线的团圆。“没想到,我身边的大爷大妈真是高手在民间啊”熊伟赞叹到。晚上8点到11点的网络元宵会,14个院落齐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