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超算中心即将诞生 “超级大脑”将把我们带向何处?

2020-02-21 12:14:46来源:四川在线编辑:林霜

【超宽领域】

“算天”“算地”“算人”

把更多不可能变成可能

每秒钟的运算能力为十亿亿次、百亿亿次的超级计算机,看起来离人们的日常生活很“遥远”,而实际上,超算在“算天”“算地”“算人”上通过持续服务于宇宙演化模拟、气象预报、航空航天、抗震分析、生命健康等科研创新,已全面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

对此,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中国科学院计算科学应用中心等多个部门曾进行深入研究。以生命科学的药物设计为例,传统制药行业中上市新药是非常困难的过程,在美国,一种新药上市往往需要花费超过10亿美元并消耗10-17年时间。然而基于生物大分子三维结构的一系列计算方法,极大提高了药物发现效率。随着该技术应用,每种药物平均开发成本减少了约1.3亿美元,研发时间缩短了约1年。2016年,美国500强企业吉利德科学公司投资1.2亿美元购买了一家制药公司用于治疗肝病的药物,这款药物完全是用利用软件设计而来,其计算机设计加实验验证总耗时间仅1年,时间之短震惊业界。

国内的超算中心也在你追我赶。截至2019年,我国国家科技部批准建立的国家超级计算中心已达七家,分别位于天津、广州、深圳、济南、长沙、无锡和郑州。随着这些超算中心在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领域开展深度融合,一系列衍生的应用开始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

比如:超算平台开发的精细数值天气预报系统,能准确预测未来15天以上气象变化情况。每12分钟实时刷新未来6小时的气象变化数据,让灾害性天气的备灾时间大幅增加;基于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的大数据,通过人工智能筛查机器人“大脑 ”中储备的200余种骨质疏松风险体征问题库,可精确“问诊”骨质疏松症,3至5分钟内就可提供个性化诊疗报告,准确率超过90%。

不仅如此,超算也非常适合动漫渲染以及影片的制作。以数字电影为例,《流浪地球》全片2003个特效镜头均由电脑制作合成。其中有一个俯瞰地球长达2分钟的镜头,耗费了制作者半年时间才完成了包括动画设计、搭建场景、后期合成等环节。而如果有了成都超算,则只需要6天即可搞定。

除了给应用场景带来巨大变化,超算计算机对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也有巨大推动力。位于天津的“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每天服务8000多个科研计算任务,“天河一号”为石油资源开发、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行业企业累计带来经济效益近百亿元。

“随着成都超算中心的建成投用,将加速促进培育产业生态圈创新生态链。”在成都科学城管委会创新能力部部长温琦看来,当前成都在人工智能、大数据、动漫设计等新产业的飞速发展,对超算形成了海量需求,而伴随着新技术和新业态的不断涌现,超算中心在5G、生命科学、信息安全、虚拟现实、新材料等新技术领域将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从而提升相关产业的能级。

不仅如此,成都全市现有四川大学、电子科大等高校64所,中科院成都分院等国家级科研机构30家,高校院所从事科学研究与超算密切相关,以超算中心为依托,可以迅速集聚更多领军型科技创新人才,推动产生更多更好的科技成果。

“因为地理位置和产业布局的因素,环兴隆湖一圈的兴隆湖产业园和与之毗邻的‘独角兽岛’将会最先受益,也将由此提速成都科学城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步伐。”温琦说。

首页上一页12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