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学生社区“劳动护照” 成都金牛区首个区级社区提案进入实施环节

2020-05-12 09:54:11来源:四川在线编辑:林霜

四川在线记者 张红霞

5月8日,在成都市金牛区区级社区提案联席会上,2020年金牛区首个区级社区提案——“创建社区劳动教育基地 探索学生参与社区治理”获得了民政、教育、社会组织、社区、学校等多方共识,创新的学生社区“劳动护照”评比机制亦获得了通过。

两部门联合提出社区提案

培养学生社区意识

金牛区结合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建设、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试验区建设的重点工作,民政、教育部门在广泛调研基础上,提出了“在社区建立社区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引导学生认识社区、了解社区、参与社区”的社区提案,按照区级、街道级、社区级、小区级社区提案的分类,该提案需要通过区级社区提案联席会议予以协商,该社区提案所涉及到利益相关方均参会进行了商讨。

“社区是我们每个人生活的家园,也是学生开展公益劳动、参与社区治理的便捷场域”,金牛区民政局作为社区提案发起方之一,就该社区提案向利益相关方进行了陈述。

除了家庭和学校,社会在劳动教育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支持作用,目前,金牛区教育局正拟定中小学劳动项目清单,分学段提出学生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结合全区推进“全劳动教育”,有关负责人介绍,金牛区有200多所学校,每个街道、社区基本上都有学校,一个社区就是一个劳动实践基地,撬动学生参与的同时,也撬动着每个家庭的参与。这个社区提案立足学生生活实际,是构建家庭、社区、学校无缝衔接机制的创新探索实践。成都理工大学社区研究中心负责人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

“社区劳动基地+劳动清单+劳动陪伴”

建立新时代社区劳动需求侧改革

据了解,金牛区将率先在新桥社区、花照社区进行试点,“我们社区有不同类型的学校,社区将建立社区劳动基地,将整合社区文化墙、公共绿地、社区图书室、社区食堂、手工、木工等社会资源,建立生产性劳动清单、生活性劳动清单、服务性劳动清单,根据不同学年学生来设计细化。为了保证这项试点有序推进,社区还引入专业社区社会组织进入,并通过金牛社区提案小程序等智慧平台来无缝链接供需双方。”营门口花照社区党委书记李时蓉介绍。

为有序引导学生到社区参加劳动,金牛区将在前期探索基础上,逐步建立起全覆盖的社区‘“劳动护照”,在义务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阶段开设每周不少于2课时的劳动与技术教育课,从教育制度上保证学生社区劳动纳入常态化管理。

完善社区劳动基地

建立大中小学生参与社区治理机制

据了解,金牛区范围内有大学、中学、小学、幼儿园,目前金牛区区级社区提案是先期探索建立中小学生到社区劳动的机制,下一步将与高校进行联动,引导大学生进入到社区,通过大手牵小手、高校社团到社区实施微项目等方式,引导其认识社区、了解社区,并从自身的角度来推动社区发展。“我们鼓励学生班级、社团从各自的角度,从社区公共问题出发,提出社区提案,并联动各方共同来解决这些问题,共同构建起人人有责、人人有责、人人享有的幸福家园”,金牛区民政局负责人就社区在新时代搭建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基地谈到了下一步工作计划。

“这项创新在于将最有活力的学生通过劳动教育方式与生活的社区产生强关联,是一种巧治理,一旦探索成功,将会深度撬动社区年轻人群深入参与到社区治理中”, 国家民政部全国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专家委员会成员刘建军教授对此寄予了期望。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