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张红霞
“李韵儿,看到你啦!声音还有点小,等我调一下!”成都市政协港澳台侨外事委相关负责人对着电脑屏幕说。
“现在好了,声音很清晰了。看到你们也好亲切啊!”成都市政协香港委员、80后企业负责人李韵儿在墙上的大屏幕现出亲切的笑脸。
5月12日上午11时,经过努力,迎来参会倒计时的调试工作,终于实现了与香港、澳门的连线、互通。现场正在紧张调试的几位工作人员松驰了下来。
13日下午3时,25名不能赴蓉参会的成都市政协港澳委员,将正式通过远程视频参加政协会议的分组讨论。
入境需隔离 港澳委员异地“参会”
按照往年的惯例,成都的“两会”会在春节前召开。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两会”延迟到5月方才举行。成都市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于5月13日至15日举行,会期减少为3天。
大会实行封闭管理,全程佩戴口罩参会; 会场、驻地宾馆实施红外线体温检测,实行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同时采取分区分散、错峰就餐,外勤工作人员不进入驻地宾馆用餐等措施——这些都是2020年“两会”的独特细节。
还有一个与往年不同的情况,是33名港澳委员该如何参会。33名委员中,有8名在国内,可以出席现场会议; 另外25名委员均在境外,其中有17名是香港委员,有8名是澳门委员,他们因为入境必须要进行14天医学隔离观察,因而无法正常参会。
该怎么办呢?成都市政协主席李仲彬提出,参加每年一度的政协会议是委员们履职的重要标志,不能因为入境隔离,而隔离了他们的权利,要想办法,让他们在港澳地区也能了解和参与成都的“两会”。
能不能让25位港澳委员通过远程视频参会?
上周,成都市政协港澳台侨外事委员会行动起来。借用钉钉视频会议软件,他们开始尝试蓉、港、澳三地的连线与互动。
仪式感充足 租赁会议室正装出镜
12日近晌午时,成都市政协常委、港澳委员成都召集人李蓉走进会议室。
成都市政协港澳台侨外事委主任覃文林和她打着招呼,一面向屏幕里的李韵儿作介绍:“明天下午分组讨论会的主持人来了!”由摄像头作中介,李韵儿、李蓉隔着屏,热络地招呼起来。她们都是连续三年在成都以会相聚的老熟人,李韵儿是2018年当选的港澳委员,今年的见面形式,新鲜、新颖、新潮,让她们分外兴奋。
这种兴奋,也在成都市政协常委、香港委员召集人阎小颖,成都市政协常委、澳门委员召集人王仁杰的心里澎湃。午饭前,他们分別接到成都市政协港澳台侨外事委有关负责人通知: 明天上午,成都市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举行开幕式,港澳委员们可以观看直播。下午15时,所有委员在钉钉视频会议软件的港澳委员群里,就开幕式内容进行讨论,以及陈述自己的思考。
“一边防控疫情,一边参政议政,相互不影响。”覃文林如是点评。除了分组讨论会现场开通了视频交互功能,在大会开幕式现场,记者看到,会场中部有一架摄录一体的摄像机已经摆好,网络设备也已调试到位,明天大会现场将通过它们,传递到港澳委员的电脑或手机上,现场直播。
“用视频方式开政协会,我还是第一次参与”,王仁杰和另7位澳门委员十分激动,为了开好会,他们租赁了专门的会议室,作为“政协成都市委员会港澳委员澳门远程参会会场”,他特别嘱咐委员要穿正装来开会,就象出席现场会议一样。
“我们很希望借助政协的平台,为成都的发展建言献策。在今年特殊的疫情下,通过科技手段,也能到位履职,这让我们特別兴奋,十分欣慰。”阎小颖说,13日下午,“政协成都市委员会港澳委员香港远程参会会场”的17位在港委员也将参加庄严的分组讨论。“在人生中有这么一段战斗的记忆,是非常刻骨铭心的”,阎小颖说得十分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