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道世界头部城市③|成都向东京学什么?

2020-07-08 08:33:42来源:四川在线编辑:林霜
http://cbgccdn.thecover.cn/video1594117606961800309.mp4
scolplayer视频播放器

四川在线记者 肖莹佩

东京,是一个独特的存在。作为亚洲城市,任何纬度下,它都稳坐全球公认的世界四大城市席位。

东京另一个世界鲜明符号——轨道上的城市——不管你喜欢与否,都必须承认:东京的轨交网络,是一件艺术品。

日本东京新桥站,银座就在附近,是日本繁华的商业中心。华小峰 摄

东京作为公认的世界四大城市之一,

成都能向它学什么?

问道世界头部城市系列报道第三期

带我们一探究竟 ↓ ↓ ↓

轨道交通,被视作现代城市的“大动脉”,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作为蝉联十年的Aplha+级城市,东京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铁道交通枢纽,并以此为基础,将TOD利用到极致。

立足轨道交通,城市延展副中心,东京都市圈能量惊人:2018年常住人口约3700万,GPD总量1.7万亿美元,占全国总量的32.5%,同时还形成预防和治理大城市病的成功“样本”

特大城市圈是一个超级复杂的系统,其建设和发展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成都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

成都熊猫空铁 李向雨 摄

在两张地图上画圆,可以看到,成都与东京,两大都市圈在人口规划、建成区面积等方面存在某种类似性,但处于不同发展阶段

——相较于成熟型发达城市东京,正值城市发展关键时期的成都,可以学什么?

“世界城市,一定是被尊敬的城市,东京这方面做得很好。”在天府文化研究院院长谭平看来,要赢得尊敬,文化非常重要——可让城市在借百家之长的同时,拥有辨识度。

具化而言,天府文化底蕴深厚,问道东京,又能如何将文化有机镶嵌?这或许是成都迈向世界城市道路上,需要贯穿始终的课题。

A

以轨道交通打破城市格局

东京通过轨道交通

打造东京都市圈,

形成典型的多中心组团式网络结构

成都可以加快构建

成德眉资通勤化轨道交通,

打造成都都市圈建设的“先手棋”

林晔是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四川分院院长,2002年,他结束了在日本12年的留学工作生活,回到成都。

在东京时,他喜欢乘坐JR线,到武藏野市吉祥寺站下车,呆上几个小时。那里有好喝的咖啡,偶间还能淘到心头好。

交通最重要的就是便利性。”武藏野市虽处于传统意义上的郊区,但得益于高度发达的轨道交通网络,不仅能让林晔“说走就走”,也让这里颇受东京年轻人欢迎——

在日本某杂志对读者采访并对其进行排名“想居住的城市”中,多年排名前五。

在他们看来,东京工作郊城生活,每日轨道通勤再正常不过。

东京地铁 华小峰 摄

这只是轨道上东京都市圈生活的日常缩影。

相较而言,成都轨道交通起步较晚,但发展迅猛:

2010年9月27日,地铁1号线开通运营;

去年12月,轨道交通运营里程突破300公里;

按照规划,今年内成都地铁还将开通5条新线,线网里程将突破500公里,日均客流有望突破800万乘次……

成都明确提出,加快构建全域覆盖轨道交通网络,并指明“轨道交通是改变城市格局的重要力量”

成都地铁 华小峰 摄

如何改变?

借鉴东京,《国际大都市规划建设研究年度总报告(2019年)》(以下简称《报告》)建议,要打造轨道上的成都都市圈。

庆应义塾大学环境信息学部教授严网林说,依靠大容量轨道交通输送长距离通勤通学人口,是东京都市圈高密度、高流动、低拥堵特点的重要原因

东京街头 华小峰 摄

当前,成都恰逢重要历史机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为“先手棋”,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正是打造成都都市圈的绝佳“试验田”。

“东京周边的城市,都是通过轨道交通相连”,林晔认为,这个模式,跟成德眉资同城化有相近的地方。但对不爱开车的他而言,目前,要实现“说走就走”到眉山或资阳喝杯咖啡,是一件费力的事。

四市在交通方面存在的短板,省人大代表李芳芳也非常关注。

通勤公交化的轨道交通已成为阻碍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的短板。”李芳芳说,成都平原经济区目前还没有形成交通规划成果,需要加快节奏、加大步伐,构建四市轨道交通轨线。

《报告》用数据更加直观的表现短板:成都在轨道网密度(东京都市圈0.24千米/平方千米,成都都市圈仅0.02千米/平方千米)、系统层级丰富度、列车开行频次、交通接驳便利度等方面仍有较大差距。

建设中的成资渝高速公路

天府大道眉山段

基于研究,《报告》也提出一些发展借鉴方向——

比如在成渝中线高铁等新通道布局基础上,争取新增成渝超高速磁悬浮等国家试验项目建设、进一步强化成渝联动;

在现有轨道基础上,构建联通德阳、资阳、眉山和东部新区、大邑、都江堰等的成都城际外环线,总体形成类似东京都市圈“多环+放射状”的轨道交通网络格局。

B

以TOD布局优化城市形态

东京依托轨道交通打造TOD新区,

引导都市圈向多中心结构转移

成都TOD规划应学习东京

注重各个区域特点的表现

伴随着高度发达的轨道交通,东京还形成了世界领先的“轨道+物业”TOD模式

鲁珂是某企业日本分公司的员工,长期定居日本已经5年。因为身处交通运输行业,对于东京的TOD,他颇有体会。

“在东京和大阪,地铁公司以交通运输为基础,逐步发展站点经济,大家耳熟能详的东急百货、阪神百货都是得益于地铁站的高密度人流,发展成为大型商场。”据他观察,这在日本人的消费生活中占有极重份量。“下班回家路上,约着朋友在车站,上楼就有餐厅、商场、电影院、书店,小聚之后下楼各自回家,十分便捷。”

华小峰 摄

TOD作用远不止于此。

如果说轨道交通改变城市布局,TOD开发则是改变城市形态

《报告》提到,东京依托轨道交通打造TOD新城,引导都市圈向多中心结构转移。各TOD采取不同模式,对周边土地进行梯度式开发,强化城市形态控制的同时,城市综合价值得到极大提升。

城市发展,是通过学习先进理念和做法,再促己成长的过程。

TOD是目前国际上极具代表性的开发模式,成都边学边做,已经迈出实质性的步伐——

2019年8月,成都5个TOD项目集中开工;

2020年3月,总投资约110亿元的成都新津站“TOD+5G”公园城市社区示范项目开工;

5月,首张TOD地图发布,首批16个TOD项目区域分布正式曝光;

6月,成都市首批8个TOD项目商业规划公布……

陆肖站TOD项目工程现场 成都轨道城市发展集团供图

马不停蹄,未来可期。但TOD就必然会带来城市副中心的繁华吗?

对此,严网林教授的观点是:不必然。

“任何城市副中心都受多点影响,比如基于城市整体和地方特色,它的功能定位、土地利用形态、空间设计、执行情况是否合理?”严网林说,TOD再厉害,也没法在违背上述合理性的情况下发挥积极作用。

发达城市的TOD历史发展经验,结合成都这块新兴热土,《报告》指出,目前成都城市总体形态仍有待与TOD规划全方位耦合,TOD综合开发对城市空间格局的引领作用有待进一步突出。

成都春熙路商圈 蒋坤鹏 摄

这个观点,做城市规划专业的林晔非常赞同。在他看来,TOD并非大杂烩,跟城市各个区域发展具有极强关联性。

“东京山手线就是最好模板”,他认为,成都的TOD应该是各个区域特点的表现,从城市发展的角度而言更有意义

C

以新区建设重塑城市空间

东京强化新城品质打造,

促进产城融合发展,

创新打造“丰田未来城市”

成都如何抓住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机遇,

围绕新区创新探索,

把人引进来,还能留下来?

需要向东京学习

2017年,周芹菲从韩国崇实大学毕业。恰好成都推出“人才新政12条”,她选择回归,落户成都天府新区。

“这里太舒服了,天蓝地绿水清”,相较过去在首尔的拥堵烦燥,周芹菲如今有一种豁然开朗之感。天府新区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她也顺利进入一家跨国企业。

天府新区

新区的“人才链+产业链”催化出强大吸附力,中青年、高学历人口不断涌入,截至2019年5月,成都全市累计落户人才28.26万人。

人口快速增长和城市高速发展成正比。

目前,整个东京都市圈人口达到了3800万,数量和密度远超北京,但大城市病得到了有效解决,新城建设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

某方面来看,成都和东京有着相似之处。

简单算笔账:2010年到2019年十年时间,成都常住人口年均增长约45万。考虑到后十年增速放缓,按30万人算,30年会达到三千万人口,相当于现在北京和上海的人口规模。

未病先治,未雨绸缪。成都拿出破釜沉舟的决心——

2017年,提出十字方针,“东进”翻越龙泉山,斥地“第二主疆场”。在冲破“大城市病”瓶颈的同时,打开了面向未来的永续成长新空间,即成都的“未来之城”。

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区位效果图:“一山连两翼”的城市新格局。

三年孕育,今年5月,成都东部新区正式挂牌,同步发布的总体方案和空间发展规划,清晰描绘新区未来新貌。

“与规划多少人口相比,更重要的是如何吸引这些人到这里安居乐业。”成都东部新区党工委专职副书记刘勇的思考,恰恰符合《报告》内容。

《报告》以东京大都市圈茨县建立的筑波科学城为研究样本,梳理出几条成功经验:营造高品质宜居宜业环境、产城融合发展、创新打造“丰田未来城市”等

简而言之,就是以良好的环境、住房和公共服务吸引人员入驻并留下。

同为城市“未来之城”,替换为成都东部新区,需要向东京学习借鉴的是:

如何从建设新城,顺利过渡到经营新城?

首先是城市空间、产业经济结构的优化和调整。

严网林教授说,规划建设新城,应从城市圈的角度,综合考虑开发的社会经济效益。

成都东部新区首条环城道路近日建成。 中建八局供图

从这个角度来看,东部新区的诞生,天然肩负着国家使命——成都东进,重庆西扩,东部新区要打造成为成渝相向发展的新兴极核和动力源。

“设立东部新区,对成都破解单中心摊大饼的城市结构,优化城市空间,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在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看来,东部新区担负着以“龙泉山东侧四川主要的现代制造业和生产服务业产业发展带”为重任的产业布局,注定未来是一片投资热土。

地铁十八号线三岔湖站 郝飞 摄

基于此背景,《报告》给出的建议重点在于:结合东京打造“丰田未来城市”的新启发,东部新区应该进一步探索“未来城市”的实施建设模式,即创新营城模式。

成都已经在探索,并提出“人城产”的营城逻辑——以人成为第一步任务,只有更多的人,特别是年轻人,高素质的人群进入东部新区,才有未来之城的基础。

事实上,在这个逻辑下,成都未来之城的打造和经营,已经额外拥有了大批“规划师”和“谏言者”——

相关产业从业者、想来成都发展的年轻人——作为未来的新成都人,他们的兴趣爱好、新兴生活方式,都是应该长期关注,并作为决策的重要佐证来源。

D

以特色文化浸润城市性格

东京将自身特色文化

浸润到城市建设的细枝末节,

构建鲜明的城市辨识度

成都可以学习东京

细致入微的方式,

在轨道交通、TOD、

新城建设等方面,

嵌入天府文化

轨道上的都市圈、TOD建设、新城发展是《报告》中的要点。通览完整版,会发现东京另一个特点:鲜明的城市辨识度。

芝加哥大学博士、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爱德华•格莱泽在《城市的胜利》中写道:东京拥有超乎一般的“城市敏感度”。

“城市敏感度,其实就是文化敏感度”,谭平说,东京作为比肩纽约、伦敦、巴黎的世界城市,强势的文化输出是重要支撑点。当年在西方文明的浪潮下,它反而更加呵护自身文化,再浸润到城市建设的细枝末节,构建起鲜明的城市辨识度,“这种细致入微,便是可学之处。”

都江堰景区供图 (资料图)

成都是拥有城市敏感度的。

正式加入世界文化名城论坛“朋友圈”、与中国文化和旅游部共设拉巴特中国文化中心、提出打造“三城三都”城市品牌……

作为天府文化研究院院长,在谭平看来,“本土文化+现代城市”之间的张弛有道,成都在同级城市中做得很出色,但仍有极大空间可待挖掘——

锦里 武侯祠博物馆供图(资料图)

他认为,成都学习东京,在轨道交通、TOD的打造和构建方面,应该同步考虑文化的嵌入和浸润,让这些城市的一条条“大动脉”,成为天府文化可展示、可感知的鲜活载体;

除了既有的文化遗产,“丝绸之路、交子、三国、甚至是以都江堰为基础的水文化,都可以通过城市建设体现出来。”

在他看来,这是成都迈向世界城市道路上,需要贯穿始终的课题。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