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在线记者 肖莹佩
到2027年,力争实现全年旅游人数超1800万人次,旅游总花费达60亿元……这是11月6日,记者从成都东部新区文商旅体融合发展工作推进会(下称:推进会)上获悉的最新数据。

当天,该区发布推进文商旅体深度融合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一揽子政策措施同步推出,力求以此为抓手,拓展高质量发展新空间。
看目标
2027年全年旅游人数超1800万人次
今年1-10月,成都东部新区文旅市场亮点颇多。
聚焦“赛”,依托三岔湖、丹景台等独特的山水资源,承办2025年第12届世界运动会水上项目、举办2025中国·成都天府绿道国际自行车赛,并推出“赛事+”系列活动,让八方游客参一场赛,游一座城,把体育“流量”变为文旅“增量”。
聚焦“票”,国庆中秋双节的“落地成都第一站 一张机票游东区”活动,市民游客凭天府国际机场机票凭证,即可享受成都东部新区的景区、酒店、餐饮等优惠权益。“航空+文旅”的系统创新,直接带动全域消费热情。

数据更为直观:今年1-10月,成都东部新区游客接待量达到1488.84万人次,同比增长5.7%。
当前,成都正通过构建文商旅体深度融合发展体系,形成全域联动的消费新动能。作为成都“最年轻”的新区,成都东部新区定下发展目标。
当天,《成都东部新区推进文商旅体深度融合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发布,明确未来三年,将持续打造三岔湖、丹景台、成都世博园、天府国际赛道等特色旅游目的地,培育和丰富天府枢纽航旅核心商圈、城市核心生活消费圈,擦亮美食、民宿品牌。到2027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0亿元,全年旅游人数超1800万人次,旅游总花费达到60亿元,基本形成全域文商旅体融合发展格局。
产业也是重点。记者了解到,依托天府奥体公园,成都东部新区将瞄准数字娱乐、教培服务、体育赛训、运动康复等特色赛道,着力推动文商旅体产业强链补链延链。推进会现场,还发布了文商旅体投资机会清单,涵盖用地、载体和场景三个类型,涉及30余个项目,总投资额710亿元。
看政策
最高补贴500万元,“免申即享”条款超40%
目标已定,如何实现?
记者注意到,许多企业代表受邀参加了推进会,涉及文旅、体育、商贸等领域。现场发布的一揽子政策措施,正是为他们提供真金白银的支持。
成都东部新区此次发布的两项政策措施,分别围绕支持成都天府奥体公园文旅体产业,以及促进商贸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支持对象方面,不仅包括在该区投资建设文旅体产业化项目的企业、在天府奥体公园运营园区的机构,还包括生鲜超市、快递驿站、民生药店、“小修小补”等便民服务类经营主体,补贴最高达到500万元。
丹景谷漂流总经理胡丽娜特别注意到,针对成都天府奥体公园文旅体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中,“免申即享”的条款超过了40%。免申即享,是一种基于数据共享和大数据分析的优惠政策服务模式,符合条件的企业或群众无需主动申请、无需提供材料即可直接享受政策待遇。“对我们来说更加便捷了。”
“支持企业开展研学旅行活动”则让成都金熊猫奥飞体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蔡劲秋眼前一亮。作为三岔湖国际水上运动中心首家运营企业,该公司已打造了三岔湖皮划艇、桨板等水上体验新场景,“体育+教育融合发展模式是未来重点,今天发布的政策让我们很有信心,并且非常期待。”

“绝大多数的文旅项目投资大、回报周期长、抗风险能力弱,希望给予文旅商贸企业资金支持,加快产业聚集发展,商贸提档升级。”成都东部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为精准匹配旅游政策供需,该区还在基础设施配套和文旅营销方面同步发力。在政策引导、资源整合、营商环境等方面给予企业支持。
目前,该区已完成了42.3公里环湖马拉松赛道、30.3公里环湖路景观大道、41公里龙泉山东麓旅游长廊建设,推动景区景点和5个重点镇(街道)启动游客服务中心改造升级,建成9家高能级酒店,形成全域旅游产品框架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