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人敢开公司修飞机?我来!成都民企“飞”出一片天

www.scol.com.cn (2018-12-20 09:47:46) 来源:成都商报
编辑:林霜  

  李飚董事长和罗克韦尔柯林斯公司董事长Kelly Ortberg在首台中国造737NG飞行模拟机上

  创业时期的李飚

  1991年

  挂靠

  投资1万元、挂靠在某国营单位、戴着“红帽子”的海特高新悄然成立,创业者李飚干起了航空检测设备研究制造和航空机载电子部附件维修

  1992年

  获证

  海特高新取得全国第一张非公有制飞机维修许可证。

  1994年

  悬崖

  有人向国家民航总局告了海特高新一状,说“成都有家民营企业胆大包天,竟然搞起了飞机维修……”

  1996年

  改变

  数据显示,海特高新成立五年后,我国的飞机部附件维修成本降低了至少一半,维修周期也降了至少一半。

  2003年

  混改

  海特高新继续混合所有制改革之路,与东方航空合资成立了“上海沪特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2004年

  上市

  海特高新在深交所成功上市,这也是中国第一家上市的民营飞机维修企业。

  2010年

  空客

  海特高新与四川航空、港机工程、厦门太古合资成立了“四川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成为专业的空客飞机维修基地。

  很少有人知道,中国的第一张非公有制的飞机维修许可证出生在成都。

  1991年,一家名为“海特高新”的公司在成都创立,随后成为首家上市的航空制造和维修的民营企业,是中国民营航空界的“老大哥”。

  在这家来自成都的企业背后,李飚是难以忽视的名字。在海特高新老员工的眼中,李飚本事很强、胆子很大;在合作伙伴眼中,李飚掌舵后的海特高新通过系列混改和业务拓展等创新思维,驶入行业发展快车道。

  或许可以这样理解:从踏入当时私营企业从未涉足飞机维修业务开始,李飚开创了民营经济的新纪元——打破垄断,为后来者“摸石头”走出一条民企航空路。这种“敢为人先”的勇气,也被称作“蓉立潮头”的成都精神。

  气魄/

  闯新路 砸了自己的铁饭碗!

  成立海特高新之前,李飚和父亲李再春都是空军某厂的员工。能进这样单位工作的,当时都被称作“端着铁饭碗的人”。

  也在这时候,“下海经商”热潮已在成都开始涌动。父亲李再春工作之余也在外兼职,成为“星期天工程师”。1986年,一家名为“成都市新技术应用研究所”的民营机构应运而生,李再春是主要发起人之一。这个机构开始研究并制造全数字式检测设备、飞机VHF天线国产替代、各种放大器、滤波器、功能板卡等等,只要是市场需要的都干。

  和大多数创业者的初衷一样,受到父亲影响的年轻李飚显然不满足于国企的按部就班。三年合同期满,李飚从空军某厂辞职了,“想要做一些不一样的事情”。

  李再春和李飚眼中“不一样”的事情,并非来源于天马行空的想象。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民用航空业都还仍旧是“两头在外”,从国外采购飞机,航空公司的运行一直依靠国外保障,由于国外技术垄断,维修费用每年需要大量的外汇作支撑,且维修周期动辄达到三到五个月,“中国迫切需要建立自己的航空检测和维修技术产业”。

  但在当时的市场环境中,尽管民营经济已有所发展,但航空领域仍是民营企业发展的空白。“这个产业没人敢做,但是我们有技术,市场有需求。”李飚回忆道,这就是海特高新创立的起因。

  1991年,充满创业激情的李飚说动了行事稳重的父亲。于是,投资1万元、挂靠在某国营单位、戴着“红帽子”的海特高新悄然成立,干起了航空检测设备研究制造和航空机载电子部附件维修。李飚回忆称,父亲负责公司的管理与技术工作,自己则包揽了销售、采购、后勤等工作。

  “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和可靠性,电子元件要求极高,我每天骑着自行车在成都几个电子市场奔忙。”李飚举例称,例如一个电阻,其精度要精确到小数点后面4位数,因此经常需要从上千支电阻里面才能找到一支合适的。

  艰难/

  修不好?赔你一个发动机!

  对当时市场而言,“个体户”从出生起就被怀疑的目光审视,更何况是几乎从未被民营企业踏足的航空领域。“前面没有可以借鉴的对象,我们只好摸着石头过河,给后面的人闯出一条路。”李飚苦笑称。

  摸着石头过河,意味着随时可能出现不可预知的风险。成立后不久,公司就遭遇了第一个困难:客户的匮乏。20几年后,李飚在谈起这一段回忆时仍激动得红了脸:“当时我们有技术,但是没有人愿意相信民企的技术,我每天都在上门找客户、谈合作,但前几年一直举步维艰。”

  为了赢得订单,李飚笑着说当时的自己就像现在的年轻人一样,常常把“押上公司所有的财产”挂在嘴边。为了和一家制造飞机的企业签订维修小型发动机的协议,李飚曾当场许诺对方,如果维修过程中出现意外,将赔付对方一个全新的发动机——这件昂贵的部件,甚至已经超过当时海特高新账户里的所有资产。

  困难还不止于此。1994年,有人向国家民航总局告了海特高新一状,说“成都有家民营企业胆大包天,竟然搞起了飞机维修……”成立三年的海特高新仿佛已经站在悬崖上,随时濒临关闭。这一年,时任国家民航局适航司司长的吴湘茹,成为了李飚父子的“伯乐”。

  来成都考察后,吴湘茹现场肯定了海特高新的模式,并鼓励民营企业进入航空领域。24年后的李飚还清楚记得吴湘茹的话:“国家的民航事业很需要你们这种敢闯敢干的航空科技企业,你们解决的是实实在在的问题。”

  创新/

  要发展 “混改标兵”破困局

  熬过了那段最困难的日子,海特高新的发展渐渐驶入了快车道。从单一的机载电子设备测试与维修,逐步扩展到机载机械设备的测试和维修、航空测试设备的研制等领域,甚至开展了中小型航空发动机的大修、翻修业务——直到后来,技术成了海特高新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数据显示,海特高新成立五年后,我国的飞机部附件维修成本降低了至少一半,维修周期也降了至少一半。

  技术和市场都有了,这并没有让李飚感到轻松许多。“蛋糕越来越大,民营企业应该怎样把握更大的市场?”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李飚给出的答案。事实上,早在混改的概念出生之前,李飚就和一些企业进行尝试——双方共同成立一家新公司,“有技术出技术,有资金出资金”,并事先约定占比与分成,合作的基石以信任为主。

  这样创新性的先例,之后成为了海特高新激发混改合作的动力。2003年,海特与东方航空合资成立了“上海沪特航空技术有限公司”,总投资3000万元,双方各占一半,公司主要业务是飞机维修。2010年,海特高新与四川航空、港机工程、厦门太古合资成立了“四川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开展空客飞机整机大修业务,成为专业的空客飞机维修基地。

  2004年,海特高新在深交所成功上市,这也是中国第一家上市的民营飞机维修企业。

  李飚认为,民营企业参与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一定要发挥双方优势:国企的综合实力、民企的机制灵活,这样才能既让国企在改革中增加竞争力和活力,也使民企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真正实现“双赢”。如今,以“混改标兵”著称的海特高新已有了40多家分公司,还把合作的橄榄枝抛到了美国和新加坡等地。这样的合作,无疑也将国内航空产业的力量聚集形成集力,促进产业生态链的快速发展。如今,李飚眼中的海特高新还可以这样发展——不仅要把产业再做精做强,走在创新建设的最前沿;更要做好民营航空的领头羊,“不光要自己做好,也要和其他兄弟公司一起抱团出海,塑造出航空产业的中国品牌。”

  麻辣对话

  李飚:

  民营企业就是要姓“民”

  记者:在您看来,究竟什么才称得上真正的民营企业?

  李飚:民营企业首先姓“民”,做的都是老百姓生活必需、国家发展必需的事情。在北京参加民营企业座谈会时,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我国经济发展能够创造中国奇迹,民营经济功不可没!”

  这句话的背后,确立了民营经济的地位作用不容置疑。从老百姓的需求入手,像海特高新这样以科研、技术为导向的企业显然是民营经济的重要参与者,每一项技术的研发,目的都是为社会带来益处。这种“益处”,是指能够颠覆原有商业模式,促进产业技术发展。尤其是生产制造型产业等在内的基础经济,不仅解决了社会的大量就业问题,还为普通人提供了更多服务,这些产业既是城市核心,同时还能与其他产业相互交融,甚至衍生出新的产业变革。

  例如海特高新作为科研科技型企业,是围绕新技术发展的新经济企业。真正的实体企业不只是看有没有一栋楼,而是实实在在通过劳动生产创新的企业,这样的民营企业和企业家理应得到更多支持和发展。

  记者:城市发展与民营经济发展有怎样的关联?要发展民营经济,您会给成都提出怎样的建议?

  李飚:作为本地民营企业家,我和父亲从创业伊始就选择扎根成都,一做就是26年。这些年的发展,让我懂得了一个道理:一座城市的民营经济发展,最关键的是要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好的营商环境不只是为企业提供更多的便利,同时在要素分配、产业配套、融资扶持等方面,让民营企业在成都有更好的获得感。通过筑起较为坚实的产业基础和不断延伸的产业链条,引得更多企业和人才聚集成都,从而大力发展民营经济,这也将成为成都经济发展和转型的强大后盾。

  民营经济本身也与城市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要发展民营经济,我认为成都还应重视本地优秀民营企业,力争培养自己的500强。这不仅需要成都在进行新的城市建设和产业规划时听取更多的意见,同时还要为当地企业提供更多的机会,例如金融资源、自然资源分配等,让它们茁壮成长。

  记者手记

  一张褪色照片 一段燃情岁月

  采访结束前,李飚向记者展示了20多年前的一张照片——数台专业设备旁,年轻的李飚显得青涩却意气风发。这有可能是“年轻版”李飚在媒体上的首秀。而今年已经47岁的李飚,早已在海内外航空界成为响当当的人物。转变背后,李飚敢为人先的勇气,早已成为立在时代潮头的川商精神。

  向来以低调著称的李飚和其掌舵的航空巨头海特高新,一直鲜少在媒体面前接受采访。在以往关于李飚的媒体报道中,公司业务是其回答的主要内容,而作为成都民营经济的老大哥,他有时也会现身说法,成为这座城市营商环境的代言人。

  但很少有人知道,在过去的近30年时间里,海特高新是如何出生并成长为今日的行业巨头。这一次,李飚把记者邀请到自己的办公室,在沙发上揭秘了这段历史。海特高新的故事,正如李飚本人一般,显现着四川人的直率认真,以及敢为人先的勇气。“很难”、“不容易”,在李飚的讲述中,这两个形容词既是这家闯入航空界的成都企业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的阵痛,也是整个民营经济在过去数十年发展中艰难前行的印记。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邹悦

  图据受访者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