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网上“抄”作文做表率教女儿: 这样对吗?

2019-08-30 09:47:12来源:成都商报编辑:林霜

  如此教育

  一些担忧

  如此引导究竟对不对? 万一女儿仿效呢?

  女儿满意了,自己的“引导”也见效了,但钟先生却思前想后有些惴惴不安。事后,他做了自我分析——他在网上“抄”作文的行为,说重点,是抄袭,说轻点,是借鉴。总之,目的是好的,是为了引导孩子而做了一场善意的欺骗。

  从效果上看,这次引导式的教育是成功的,但钟先生还是有一些担忧——他担心女儿知道真相后,对自己在女儿心中的形象有所影响,更担心女儿会仿效他的做法,以后做作业总想着到网上搜,总想着走捷径。

  为此,钟先生暂时将这件事对任何人都保密,就连妻子问及,他也矢口否认。

  前几天,钟先生参加了一次朋友聚会,聚会上,大家聊到儿女教育的问题,他才讲出了这个秘密,但再三嘱咐“不要外传”。

  “我们对孩子的教育有很多困惑,究竟该怎么教育?怎么引导?还真没有一个具体思路,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钟先生坦言,他对孩子的教育除了一直以来的说服式教育,更多地倾向于以身作则的教育方式,用自己的行动来影响孩子。但是,自己的个人能力有限,不可能在任何事情上都真正地做好表率和榜样。

  以这次“作文事件”来说,自己本身写不好这篇作文,那么又该如何引导女儿加强课外阅读呢?通过“借鉴”网上作文,起到了引导的效果,但从事实真相来讲,他善意的欺骗有没有错呢?如果女儿知道了,又会如何看待?

  父亲决定

  将会“永远保密”

  怕会影响女儿独立学习思考

  和很多80后父母一样,钟先生和妻子在孩子教育问题上,有时也感到很困惑,也很苦恼。

  “我就觉得是网上下载的,他之前还不承认。”钟先生的妻子在电话中告诉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她对丈夫的这次引导表示认同,既然知道真相了,也愿意为他保密。其实,作为一对80后夫妻,他们有时在教育孩子问题上确实各执己见,但又都不能确定自己的方式方法完全正确,相信很多同龄人都有这方面的体会。

  钟先生坦言,他和妻子在教育孩子的方式上有一些分歧。比如,女儿做作业遇到难题时,妻子总爱大呼小叫,说女儿笨;但他会想办法引导女儿完成,哪怕是在网上查答案。

  有一次,女儿被“直径=边长,那么,圆形与正方形的周长是否相等”的问题困扰。钟先生再三重复地给女儿讲公式,女儿还是听不懂。索性,他找来一根小绳子,按照正方形的周长剪断,然后让女儿拿着绳子去比对圆形的周长,看能否刚好覆盖。结果是直径=边长的情况下,圆形的周长小于正方形周长。

  就这次“作文事件”,究竟该不该把真相告诉女儿?钟先生最终决定“永远保密”。因为,如果真相暴露,有可能会出现两个不好的后果:第一,女儿会觉得被爸爸欺骗了,影响父亲在女儿心目中的形象,这还算不上什么;第二,会让女儿觉得这是一条捷径,从而影响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的培养。

首页上一页1234下一页尾页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