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运秋 四川在线记者 张红霞
6月5日,身在湖北省麻城市龙池街道城西社区的小民(化名)兴冲冲地去打工了。跟随家人从成都新都区回到阔别17年的家乡,他跟前的一切都很陌生。邻居们也时常拉着他问长问短——通过湖北、四川两地公安部门比对DNA,从千里之外的新都区找到失散17年的小民,这个故事让他们充满好奇。
17年前,从小患有聋哑又不识字的小民离家出走,在外流浪8年,又在新都区救助管理站渡过9年,父母曾向麻城警方多次报警。多年寻找,终得回响——5月31日,当这场令人感动的认亲仪式在新都区综合社会福利中心进行时,小民和父亲相拥而泣。6月2日,在麻城公安的陪同下,小民和父亲、妹妹回到了麻城。
误乘火车失踪
小民年幼时因为药物过量成为了聋哑人,2004年12月,在他23岁那年,因为独自误乘火车失踪,从此杳无音信。家人通过张贴寻人启事、到公安部门报案等多种方式密集地寻找了几个月也未果。
2012年5月27号,小民辗转流浪到新都区,经群众报警后由公安机关护送至新都区综合社会福利中心下属的救助管理站进行救助。在救助期间,救助管理站在对其进行生活保障的同时,同步开展寻亲工作。通过在口头询问和在“寻亲网”发布寻亲信息等方式,都没有查找到其身份信息。后对其进行了特困人员安置,寻亲工作也一直没有停止。
2015年,随着科技的进步,又新增了DNA查询和新媒体推送的寻亲方式。2017年,小民的父亲在公安部门处抽取了DNA片段。同时,新都区刑警大队也在区救助管理站抽取了小民的DNA片段。
“团圆行动”助团圆
今年5月12日,在公安部开展的“团圆行动”中,湖北麻城市刑警大队和新都区刑警大队、新都区综合社会福利中心取得联系,通过小民的DNA 信息和湖北当地其父母的DNA信息比对成功,安排了这场认亲活动。
31日,小民的父亲、妹妹赶到新都接他回家,见面时父亲和他紧紧相拥、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小民已无法讲述在外辗转8年的辛苦,但福利中心全体人员见证了小民在中心9年的生活,他现在性格开朗,还经常帮助工作人员打扫卫生,生活保障水平也在不断提升,按照最新的政策,现在每月有1105元的生活费。
小民父亲感动地说道:“儿子一直是我多年来的心病……”,泣不成声,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他终于了却了这块心病,家人也实现了久别的团圆。临别,小民的父亲向各位工作人员握手并反复鞠躬致谢。
小民办理了新都户口
据了解,小民在救助管理站期间,因持续无法查明其身份信息,新都区救助管理站将其纳入特困人员供养,并协助其办理了户口登记。像小民这样长期寻找不到家属和户籍地的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新都区综合社会福利中心还有110多位。
该中心依据《特困人员供养办法》和《福利中心管理规定》开展照料服务,包括每个月带领他们理发、剃须,帮助他们洗衣服、整理衣物,疫情期间为他们送去三餐,生病时及时送医,并在春节、重阳节等节日期间发放慰问金,日常组织社工、志愿者来中心开展活动,丰富供养人员的日常生活,保障其心理健康阳光。这样感人的场景、真实的故事在新都区救助管理中心还有很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