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多一点丨龙爪堰、豆腐堰、九里堤……古堰地名里探寻水润成都

2021-10-21 10:22:17来源:四川在线编辑:熊珮

四川在线记者 寇敏芳

2000多年前,李冰建造了都江堰,成就了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成都。这是一座与水高度依存的城市,它因水而成,缘水而兴。在汉代扬雄的《蜀都赋》中,成都的城市格局是水塑造的,“二江珥其市,九桥带其流”,穿城而过的府河南河就像一对美丽的耳环,环绕成都的中心区。千百年来,成都城内家家临水,户户垂杨,拱桥涟漪,街衢通幽,舟楫往来,穿梭其间,宛如苏杭水乡之景。

沧海桑田,成都的水系格局几经改变,有些水利实施已经随时间消亡,失去了原有的功能,却成为我们了解成都水文化的重要符号。今年6月,成都启动水文化遗产资源普查工作,提出将对全市20+3个区(市)县,总面积14335平方公里面积范围内的所有水文化遗产资源进行全面普查及分类。

水文化遗产是指与水有关的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总称。是人类以水为载体创造的具有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的物体,以及某一族群世代相传与水相关的生活知识和行为等传统文化形式。

4个月过去了,普查有哪些发现?近日,记者从承担普查工作的省地矿局物探队获悉,目前外业普查工作已经完成,项目组共普查出水文化遗产资源点1386处,正在进行梳理归类。

在众多遗产资源点中,有不少是水利工程和设施。这次,我们来说一说为古代治理江河、导灌农田而修建的堰。在古代城邑中,堰的数量也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修筑堤堰,更是地方莅任官员的主要业绩,历代地方志等官书中都会详列当地堰名,以及与修筑堤堰有关的大小事记。成都之所以能物阜民丰,号称天府,离不开历代修筑并密集分布于城乡各处的河堰,最为出名的就是都江堰。

普查组深入各区开展普查工作,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实地走访、与当地居民座谈询问等方式,开启对成都地区的堰的详查,发现都江堰、大邑、蒲江、成华、大邑、新津等区县均有为数不少的古堰分布。据相关资料记载及普查发现,成都平原分布着众多年代久远的古堰。

成都各地大量的堰名,保留着旧时移民大户或家族的姓氏,例如罗家堰、张陈堰等等,这些堰名中包含着移民居留落户、筑堰修渠、垦地开田的故事。

普查发现,现成都各地留存下来的古堰,如黑石堰、金斗堰、朱木堰、蒲江龙居堰等多为明清及以后时期所修筑,且大多数保存情况较差。另外还有一部分堰始建于建国之前,如徐堰、邋遢堰,由于没有相关文字记载,且当地居民对于此知晓较少,具体年限不详。

历经多年的城市改造与建设,成都各区早已改容易貌,但尚存的一些带有“堰”字的地名,仍能让人联想到遥远的过去。跃进堰、老码堰、七道堰、大观堰、豆腐堰、井坎堰、石灰堰、洗瓦堰、火烧堰、跃进堰……这些古代水利工程的地名遗存,将九江八水、溪河曲绕的成都与物产丰富、岁稔年丰的“天府之国”联系了起来。正是这些古代堰渠,滋养了这片“田肥美,民殷富”与“蓄积饶多”的土地,成为成都平原历史文化发展的印记。

目前,对成都的堰渠数量、现存情况及历史由来的普查工作正在进行中。

来看看成都几个与堰有关地名,它们前世有着怎样的故事?

通济堰水渠

通济堰,始建于汉代,又称蒲江大堰,《华阳国志》中记载:“蒲江大堰灌郡下,六水门,有朱遵祠。”通济堰是岷江中游著名的灌溉工程,拦河坝长约860米,可以灌溉新津、彭山、通义、眉州四县农田3万亩,进水闸上建有高3层的建筑物。渠首位于四川新津县城东南岷江支流南河、西河与岷江的汇合处,是有坝引水,拦河坝与南河斜交。壅竹笼堆筑,一般夏秋冲毁,冬季岁修再建。

龙爪堰碑记

龙爪堰,建成于明代,据清嘉庆《华阳县志》载:龙爪堰,“明嘉靖三十六年,蜀藩王于此筑石堰,截堵清水河水,分三股灌田,形似龙爪,故名。”旧时华阳的千金堰,则是因为其修筑“率用民钱一万三千”而得名。成都各地之大小河堰,多不胜数,名称与来历更是五花八门。

九里堤遗址

縻枣堰,现称九里堤,最早是一个水利工程,传该工程早期由蜀国丞相诸葛亮主持修筑,用以郫江从西北部进入成都城区的防洪工程。因堤坝长度约九里长,得名九里堤。随着时间推移,堤坝逐渐毁损,现仅余38米长的土埂遗址,但九里堤的地名却流传了下来。2000年成都市园林局开始修建九里堤遗址公园,2001年正式对市民免费开放。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