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肖莹佩
沿着人行道贴边清扫、自主识别垃圾、规划作业路径……7月2日,一批新投放的AI环卫机器人,在成都东部新区绛溪三线路边来回穿梭,一系列智能操作,引来不少路人驻足观看。
当天,“智启蓉城·净创未来”成都东部新区无人环卫示范场景启动仪式在成都世界园艺博览园举行。这是全市首个多元化场景的无人环卫清扫示范项目(下称:示范项目),标志着成都智慧城管迈入“无人化、智能化、全域化”新阶段。
记者了解到,首批投入的全场景AI环卫机器人共8台,均来自广州赛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它们集成了自动驾驶、具身智能、多模态感知等技术,在作业过程中能凭借“自我大脑”规划清扫路线,匹配不同清扫模式。更重要的是,过程中它们还能不断学习、积累数据,实现持续迭代升级,变得更加智能。
为保障AI环卫机器人正常运行,示范项目配套建设了自动充电加水站等数字基础设施,通过协同运作,可实现项目区域清扫覆盖率达95%以上、作业面积超过26万平方米的目标。经专业测算,单台智能清扫设备的作业效率相当于3至6名工人,且可24小时不间断运行。
为进一步提升环卫管理的智能化水平,示范项目将构建智慧监管平台,借助数据可视化技术,实时监控车辆位置、作业时长、任务进度等核心运行数据,从而进行科学合理地调度和管理。此外,还将打造协同管理体系,创新建立“人机协同”作业机制,通过系统采集车辆运行、环境感知等数据,构建标准化数据集与高精地图数据库,实现人与机器的高效协作。
成都东部新区生态环境城管局城管处工作人员车铃铃介绍,目前首批无人环卫示范场景已在世博园周边的市政道路绛溪三线、四线、五线落地。其所在区域是成都世运会成都东部新区赛区的重点保障路线及核心区域,将在提升区域环境品质的同时,向世界展示成都的科技实力和城市形象。
今年以来,成都东部新区在科技创新应用场景方面持续发力,首批发布了18个科技创新应用场景,通过场景赋能推动成果转化。此次无人环卫示范场景的启动,是该区科技创新的又一重要成果。它不仅为世运会提供了“看得见”的科技保障,也为打造“净优亮美”的城市环境开辟了创新路径。
图片由成都东部新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