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驿水蜜桃 给世界一份夏日的甜蜜

2020-06-24 16:49:14来源:龙泉开发编辑:林霜

又到一年蜜桃成熟时。

夏天的龙泉山,就是一个甜蜜的世界,从五六月到八九月,都有水蜜桃挂在枝头,陆续成熟。从枝头到市场,再到市民的果盘子,龙泉驿水蜜桃成就了许多成都人一个甜蜜又清新的夏天,而近年来随着销售手段的不断更新,龙泉驿水蜜桃已跨出国门,为世界送去一份来自龙泉驿的夏日甜蜜。

龙泉驿水蜜桃从什么时候开始种植?面积有多大?产量有多少?品种都有哪些?在又一个果香四溢的季节,记者走进龙泉山,进行了一次深度探秘。

种植历史长

龙泉山花果飘香400余年在山泉镇桃文化博物馆里,关于龙泉驿水蜜桃种植的历史在这里有着详尽记录。

据资料显示,龙泉驿水蜜桃种植在明崇祯年间(1610年)开始,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清末,开始种植红花桃、白花桃品种,有200多年种植历史。

到了20世纪30年代,龙泉驿开始现代桃树栽培。1934年,龙泉种桃“第一人”晋希天在当时的山泉乡大桥沟自家自留地里培育桃树苗数百株。1936年,从浙江奉化县和山东肥澄县引进水蜜桃枝条嫁接成功,1938年开始挂果。

同年,晋希天应金陵大学园艺系主任胡昌炽之约,在自家自留地里扩大果树种植规模,由金大投入资金、种子、技术,创办果园,作为金大的试验基地。

1941年,在胡昌炽教授的支持下,晋希天毅然辞去了华西大学的工作,购买了许多有关水果栽培技术的书籍,回到大桥沟果园从事果树栽培,为龙泉驿水蜜桃日后不断扩大种植面积,香飘海内外打下了基础。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农业结构的不断调整,龙泉驿广大农村,特别是山区,不断扩大水蜜桃种植面积,提高种植技术,更新水蜜桃品种,使得水蜜桃的生产紧跟市场需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住了脚。

1994年,龙泉驿区水蜜桃优质丰产配套技术推广项目获得国家农业部丰收计划一等奖。1995年,龙泉驿区被国务院有关部门命名为"中国水蜜桃之乡""中国名特优经济林水蜜桃之乡"。

种植品种多

从早熟到晚熟上市时间长

独特地理环境和条件,为龙泉驿水蜜桃的品质提供了保障。记者从区农业农村局了解到,以黄土壤和紫土壤为主的龙泉山脉低山和浅丘地区温暖湿润,光热充足,这里的土壤营养十分丰富,强大的保水保肥性能为龙泉驿水蜜桃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孕育环境。

据统计,截至2020年初,全区水蜜桃种植面积50277亩,产量可达5万余吨。从分布情况来看,龙泉驿区水蜜桃主要分布在3个街镇,以2019年数据为例,其中:山泉镇25277亩,产量25312吨;柏合街道11993亩,产量16965吨;同安街道7512亩,产量7953吨;其他街镇总共5495亩,产量5827吨。

在品种方面,分为早熟桃、中熟桃和晚熟桃三类。其中,早熟桃上市时间一般为5月中旬至6月中下旬,品种主要包括早香玉、春蜜、春美、春雪、大甜桃、25号、松森等,种植面积约2.9万亩;中熟桃上市时间为6月中下旬至7月中下旬,品种以霞脆、白凤、大久保、吊枝白、皮球桃为代表,面积约1.3万亩;晚熟桃则包括晚湖景、京艳、八月桃、晚京艳等,面积近0.8万亩,上市时间从7月中下旬可一直持续到8月下旬。

近年来,龙泉驿水蜜桃先后获得了国家工商总局颁发的"产地证明商标"和国家质监总局颁发的"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地理标志"。多年来,龙泉驿水蜜桃以其独特的品质畅销全国,近些年还远销新加坡、马来西亚、俄罗斯、波兰、乌克兰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荣登2018中国品牌价值评价区域品牌(地理标志产品)百强榜。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