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在线记者 薛维睿
成都新型显示产业综合实力跃居全国第三,2024年产业营收达862亿元,同比增长21.1%,形成覆盖偏光片、掩膜板、工业气体到面板制造、终端应用的全链条生态。
新型显示产业高速增长的背后,一群“特长生”园区构成了核心支撑。在11月4日举行的“立园满园,屏聚未来”——显示产业园区推介专场活动上,成都显示产业相关园区亮出家底,展现成都“特色立园”的园区发展路径。
“我们的特色产业园区,是在省级及以上开发区划出‘园中园’,主攻某一产业细分领域。”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相关负责人说,这意味着,成都高新区可以专注“柔性显示”,双流区可以深耕“光电显示”,提高园区辨识度,更能吸引产业链、产品链的聚集。
活动现场,崇州经济开发区、芯云智谷、空港聚光、芯光智造园等围绕显示产业园区展开推介。

活动现场
“我们的园区,力争打造西南光电产业的‘客源地、聚合场和放大器’。”成都空港科创投资集团产业发展中心部长杨洋概括空港聚光光电产业园全新定位。他揭秘了园区设计的“硬核”细节:厂房一楼8.1米层高,专为光学企业铺设高水平洁净车间;楼下不设地下室,规避设备最忌惮的“微震动”。
位于郫都区的芯云智谷项目,正加速年底竣工冲刺。西兴建筑工程公司总经理王蔚然聚焦灵活性与前瞻性,介绍了芯云智谷245亩的整体规划,并向台下企业家发出邀请:“二期、三期我们采用定制化和标准化合作模式,如果企业有定制需求,欢迎会后联系,提前为您谋划。”
“特色”不仅体现在产业定位上,也体现在服务上。为企业“量体裁衣”,现场发出“定制邀约”,拉近了园区与潜在入驻者的距离,也体现了成都从“招商”到“选商”、与企业共同成长的运营思路。
“我们发展的理念,就是让懂产业的人来服务产业。”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相关负责人说,成都的特色园区不再是简单提供“店小二”一样的服务,而是要成为能和企业专业团队“对上话”的“服务专员”。聚焦于柔性显示、激光装备等更细分的赛道,成都以定位精准、运营灵活的特色园区,让企业能精准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