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大邑县地质灾害监测员洪玉振: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http://www.scol.com.cn  (2016-05-25 15:14:56)  来源:四川在线  
编辑:侯雯雯记者 张雪婵  

四川在线消息(杨颖 四川在线记者 张雪婵)每年汛期,大邑县500多名地质灾害监测员坚守一线。一旦汛期到来,他们就绷紧神经,严密监视着相应山体的每一个细微变化。今年40岁的洪玉振其中一员。从2014年起,他坚守在大邑悦来镇三仪村的高坎后山滑坡点,守护着51名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监测点位一站就是几个小时

2014年初,在外打工的洪玉振回到老家大邑县悦来镇三仪村,当起了村里的地质灾害监测员,和村民陈文格、黄绪一起24小时轮班监测高坎后山滑坡点。该滑坡点为成都市地质灾害点,汛期时可能发生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直接威胁着聚居点12户、51名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2013年7月,这里就发生了滑坡灾害,滑坡达2.5万立方米,事后形成了长200米、宽0.5米的壕沟。

担任这样一个重点点位的监测员,洪玉振丝毫不敢马虎,刚一接手工作,便挨家挨户走访聚居点住户,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向他们宣传防灾避灾的知识。很快,他就和群众处好了关系,大家手机里都存起了他的电话号码。

每当汛期来临,洪玉振便进入到紧张的工作状态。轮到他值班,就提前在家做好饭带到监测点。不下雨的时候,他每隔两三个小时监测一次山体情况,若是下雨就不轻松了,几乎寸步不离地观察着山体变化。“做地质灾害监测员,得耐得住枯燥,吃得了苦。晴天蚊子多,手上、脚上被咬得到处是包;雨天,就要一直站着仰起头,聚精会神盯着山顶的树木是否存在异样摇晃,脖子痛是家常便饭。”洪玉振说,暴雨通常在夜晚来临,他常常披着雨衣,在距离灾害点不到50米的地方,一站就是几个小时,眼睛看到酸痛。

巡查山体置个人安危于不顾

除了定点监测,沿滑坡点山体巡查也是洪玉振每天要做的工作。5月11日14时,记者便跟着洪玉振走了一次“巡山路”。

说是路,其实就是滑坡灾害造成的一条几乎垂直的山坡。一路向上爬,沿路杂草丛生,到处是松散的石头、泥块,脚踩上去咯吱直响,让人有一种要一脚踩空的感觉。越往上爬,路越难走,有的地方甚至无法下脚。“记者,上面你就不去了,上面的路更难走,跟着我反而耽搁时间,我转一圈就下来。”洪玉振说。等到他从原路返回,已经过去了1个小时。

“巡查主要看树有没有倾斜、河流走向是否正常等,这些都可以预判滑坡灾害。”洪玉振告诉记者,最危险的就是夜晚冒雨巡查,山坡难爬不说,随时还担心着滑坡、泥石流、山洪等灾害袭来,往往一次巡查要花费近3个小时。让他庆幸的是,至今为止,还没有发生过此类危险。不过巡查时遇到蛇却是常事,他告诉记者,1年至少要遇到十几次蛇,若是雨天,人十分疲惫,确实很危险,但自己都习惯了。

入户查看把这当成必修课

监测工作虽然是三班倒,但遇到暴雨来临时,洪玉振便会和另外两名监测员同时在岗。这样做也是有原因的,去年8月份就发生了一件让他们后怕不已的事。

那天21时,3人同时收到了大邑县国土资源局发布的暴雨红色预警。待组织群众撤离后,3人对住户家例行巡查,发现村里75岁的陈大爷仍在家中,任凭3人磨破了嘴皮,老人都不愿撤离。眼看雨势越来越猛,没办法,洪玉振和两名同事一合计,便强行背着老人离开,并将老人妥善安置到安全地带。等3人再次返回时,不禁倒抽一口凉气:一块重约250公斤的大石头不偏不倚砸在老人的院落里。事后,老人在外打工的儿女专门回家,向洪玉振3人表达了感谢之情。

今年,洪玉振很高兴,因为大邑县的防灾局面发生了大变化,首先是汛期前,大邑县委、县政府便组织安排受威胁住户撤离到了安全地带,还为每人每月发放生活补贴;同时配齐了防灾设备,在监测点安装了地质灾害监测器,可360度无死角观察山体。洪玉振说,这减轻了监测的难度,提高了监测效率。

不过,洪玉振却没有滋生一丝一毫的懈怠,每天抽时间到原聚居点挨家挨户走一走,看一看成了他的必修课。“主要担心有群众悄悄回家住,一旦发现这种情况,就得劝其及时撤离。”洪玉振介绍经验说,烟囱有没有冒烟、水井周围地面有没有水,这些细节能够观察出家里有没有人。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