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确保饮水安全 村民搬离东风渠水源保护区

https://www.scol.com.cn  (2017-07-14 08:38:28)  来源:华西都市报  
编辑:侯雯雯记者:杜江茜   

2017年3月9日,龙泉驿区水务局对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17处隔离网开口进行封闭。

双流区“三无”企业整改前。

整改后。

·铁腕治污“零容忍”,14市州整改完成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全省将加强“问题清单”管理,有针对性地建立整改台账

作为在全国率先完成省内环保督察全覆盖的省份,四川已进入针对环境问题的“后督察”阶段。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了解到,截至7月7日,省级环保督察发现的8924个各类环境问题,整改完成率为78.1%。其中,14个市(州)整改进度相对较快,整改完成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这次再来,的确大变样。”今年6月,走进东风渠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整改点位,省环保厅督察办公室相关工作人员如是坦言。此前,省内环保督察组要求,水源保护区内的居民和企业需要搬离。此后,这里面的37户农户和3家企业陆续离开,确保了水源地的饮水安全。

事实上,自去年6月开展省内环保督察以来,全省大批环境问题得到整改。7月13日,记者再次对多个群众关心的环境问题进行实地探访,发现在不少地方,蓝天变多了,河水清澈了,居民的饮水也更安全了。

据了解,下一步,全省将加强“问题清单”管理,有针对性地建立整改台账,确保环境问题整改不留死角,在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中补齐生态环境短板。

碧水·东风渠

37户村民搬离水源保护区

7月13日,记者来到龙泉驿区大面街道蒲草村,东风渠正从村口蜿蜒流过,这块在龙泉驿区境内长33公里,宽35米的流域,是当地100万人的“大水碗”。就在一个多月前,这里还有三家企业,关停拆除后,如今已有植被在空地上生机勃勃地生长起来。

今年2月,四川省环保督察组进驻成都后,发现东风渠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右岸有37户农户未搬迁,还有个别农户正在新建房屋,二级保护区内有三家企业,随即要求“加强龙泉驿区东风渠饮用水源保护,按时搬迁一级保护区内农户,及时制止一级保护区内新建建筑行为,拆除二级保护区内三家企业”。

随即,一场针对一、二级饮用水源保护区的整改工作紧锣密鼓地展开。从时间表上看,今年4月25日,东风渠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居民已全面搬迁,5月4日,该保护区50米内农房全部拆除,6月9日,三家企业2万平方米的建筑被拆除。

有人住在一级保护区内,对区内的居民用水有没有影响?“没有。”龙泉驿区国土局江彬表示,距离村内大约1公里处,就是龙泉驿区的自来水二厂,居民家中的用水是经过自来水厂处理过,并经检验达标后才送到千家万户的,“但是一级保护区内不能有生活区和工业生产,所以,他们必须要搬。”

今年4月18日,针对村民的房屋、青苗丈量完毕。“工作做通后,村民也很理解。”4月25日,一级保护区内的37户村民的拆迁赔偿款全部发放完毕,村民在此之前搬迁完毕。

“目前,拆迁的村民已安置在洪河城市花园安置小区。”江彬说,为确保饮用水源得到全面保护,眼下大面街道办增加了每天洒水降尘的次数。对东风渠边三家企业拆除的土地,将通过复垦恢复生态环境,同时将加大对东风渠饮用水源保护区的日常巡查和管护,以确保群众饮水安全。

蓝天·治排污

双流区关停800家“三无”企业

“关停这些企业后,觉得今年看见的蓝天都多些了。”在双流区九龙湖社区,患有呼吸道疾病的李德根大爷告诉记者,位于社区四组的沙发外架厂,是居民们一年来的“心肺之患”,只要厂内机器开动,漫天扬尘中,这一片区的天空都要暗一点。

顺着李德根的指引,记者走进已经被关闭的两家家具厂,因为机器被搬离,整个厂区空荡荡的,在厂房的窗户玻璃上,还覆盖着约1厘米厚的粉尘。“这一片以前全是家具厂,粉尘味呛人、油漆味刺鼻,居民都不愿从厂区旁经过。”

双流区西航港街道环保科科长卢厚义告诉记者,这家沙发外架厂从2015年12月开始生产,属于无营业执照、无排污许可、无行业经营许可的“三无”企业,去年4月接到群众投诉后,社区和环保局多次上门要求其整改,可是工作人员总是以老板不在家为理由推脱。

“这种企业,有单子就开工,常常在晚上和节假日和我们‘打游击’。”卢厚义说,要抓到企业的排污现场不容易,“门口的老大爷,别看70多岁了,一看见我们来了,就按铃,里面机器马上就关了。”

终于,一个深夜,凌晨两点,环保工作人员翻墙进入厂区拍下粗放的生产现场后,再从大门进入,要求整改。

事实上,这还只是针对“三无”企业整治行动的一个缩影。今年,双流区委区政府下大力气整治“三无”企业,据统计,双流区共有这样的工业企业2690家,截至目前,已取缔、整改、搬迁800家。

针对这些企业,有彻底断电,对厂房和违法建设实施拆除,也有对完成规范整改企业进行联合审查,并在此基础上按照“只减不增”的原则,杜绝新增“三无”工业企业。同时,双流区还搭建沟通交流平台,加强与乐至工业园和雅双工业园对接,为区内“三无”工业企业梯度转移创造条件。

目前,双流区各镇街道要对辖区内“三无”工业企业实施网格化管理,建立了“网格长”制度,设立网格督察员,加大对“三无”工业企业生产情况巡查,形成长效监管机制。

李德根大爷并不知道企业关停背后的故事,最近每天黄昏,他都会慢悠悠到周围逛逛,看见人去楼空的厂房,“我真的觉得呼吸都顺畅了许多嘛。”

重生·砖瓦街

大邑拆除236张窑口 “砖瓦一条街”将变观光园

2017年3月30日,随着挖掘机的轰鸣声,晋原街道华三村最后一张窑口瞬间拆除。站在屋外的院子里,陈大爷和一帮老友们竖起大拇指。“这下安逸了,困扰我们多年的臭气问题终于彻底解决了。”经过为期3个月的整治,曾经困扰周边居民40年的大邑“砖瓦一条街”及周边236张砖瓦窑口已经全部拆除。

说起“砖瓦一条街”,陈大爷有吐不完的苦水。“就是这儿的一个大毒瘤,污染环境得很。”陈大爷说,“砖瓦一条街”存在已久,它主要集中在大邑县晋原街道和王泗镇,涉及18个村民小组,共有窑口236张,业主116户,从业人员达4000余人。

从上世纪50年代起,零星的土窑开始修建,随着时间推移,窑口越来越多,逐渐形成“砖瓦一条街”。土窑增多,废气不断。由于土窑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废气,不仅破坏了生态环境,还造成了周边农田、庄稼地被毁、荒废,严重影响周边群众的生产生活,取缔关闭砖瓦窑成为大势所趋。

今年初,大邑县开始向突出环境问题宣战。拆除“砖瓦一条街”成为大邑县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的第一仗。

然而,拆除并不容易。“砖瓦一条街”整治工作因涉及的村民小组多,就业群众多,加之砖瓦窑生产历史久远,目前市场行情较好,淘汰关闭工作压力大。“只能顶住压力。”大邑县环保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整治“砖瓦一条街”,大邑县组织晋原街道、环保、公安、国土、经信和市场监管等部门会商,确定了“彻底淘汰、转型扶持、维护稳定”的工作原则,“坚决淘汰关闭、坚决保卫大邑蓝天、坚决啃下这块硬骨头,不达目的决不收兵”。

经过近3个月的努力,“砖瓦一条街”及周边236张砖瓦窑口已全部拆除,估算减少燃煤使用约7000吨/年,减少排放二氧化硫630吨/年、氮氧化物110吨/年。拆除完毕后,居住在附近的村民也感觉到了变化:车变少了,晚上变安静了,臭气没了,天变蓝了。

砖瓦窑拆除后,以前在此工作的人咋办?记者了解到,有意在本地继续就业的,县人社部门与经开区引导其就近解决。而想去其他地方就业的,大邑敦促瓦窑业主结清工资,绝不拖欠一分钱。同时,大邑还在谋划,把整治区域的土地整体划入储备项目库,在现行政策框架范围内重新规划打造。

规划已经确定。未来,“砖瓦一条街”将变身为集观光、体验、休闲、度假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农业观光体验园,帮助砖瓦窑从业者就地转业、实现产业升级转型。得知规划结果,陈大爷和老友们拍手叫好。“我还没想过,这‘砖瓦一条街’不仅不再脏乱差,还能变成农业观光体验园,简直是我们的福气。”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杜江茜 殷航 受访者供图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