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蒋君芳 成都观察 邹嘉语
最近,成都市郫都区政务服务管理和行政审批局来了一名还处于“试用期”的“新同事”,可以24小时在线“办公”。
3月5日,记者打开“郫都服务”微信公众号,点击“我要咨询”,进入“智能客服”,看到这个“新人”的自我介绍:欢迎来到小郫在线,我是基于大模型赋能的智能政务助手,现已接入DeepSeek,我集成了郫都区的政策信息,随时为您提供需要的政务信息和服务。
记者从郫都区政务服务管理和行政审批局了解到,当地通过与本土企业展开深度合作,接入DeepSeek大模型,融合政务知识库,于2月26日开始试运行政务服务智能客服系统。市民可通过“郫都服务”微信公众号,使用该功能。
多重因素叠加下的选择
接听市民热线,回答市民咨询,是郫都区政务服务管理和行政审批局的一项重要业务。“我们综合窗口有8部热线咨询电话,但业务繁忙时段可能出现占线情况。”郫都区智慧政务技术服务中心主任孔繁强说,为解决这一问题,郫都区政务服务管理和行政审批局一直在思考,运用AI技术,上线智能客服。
DeepSeek出现前已有多个大模型问世,为何此时才推出智能客服系统?孔繁强坦言,过去一直有安全方面的顾虑。“很多大模型需要我们把数据上传到互联网,但我们的政务数据涉及公共安全和个人隐私,不太适合上传,DeepSeek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难题。”
记者了解到,DeepSeek的私有化部署方案,支持将模型架构部署至本地服务器,政府和企业可将自有数据处理后“投喂”给大模型,根据不同业务板块构建对应知识库,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
目前在普通网页版的DeepSeek上,也能提问和郫都政务服务有关的内容,为何还需重新构建一套系统?孔繁强解释道,普通网页版的DeepSeek,是基于通用公开数据推理,在垂直专业领域存在知识量不足、知识来源途径多、知识新旧混杂等问题,在处理不同行业领域相关的专业咨询时可能出现偏差,精准度和权威性不足。他还提到了一个较为关键的因素,“和其他模型相比,DeepSeek对算力的需求更小,所以在运营成本上会更低。”
“DeepSeek的私有化部署方案,既能让政务数据实现‘不出域’,确保安全,还能提高系统的专业性。”技术提供方、华鲲振宇的技术工程师熊雾说,正是基于以上原因,DeepSeek在很多政务领域都有不错的接受度,“最近我们接到很多政府部门的合作订单。”
服务能力尚未达到完美状态
依托DeepSeek大模型,“小郫在线”学习了涉及郫都区工商注册登记、教育、卫生、交通、民政等行业200多个事项的相关知识点,并且可以同时处理100个会话。据统计,“小郫在线”上线运营以来,日均访问量超1000人次。
“小郫在线”准确性如何?记者在对话框中输入了一个问题:在郫都区开办一家企业需要怎么做?“小郫在线”给出的答案为,提供《公司登记申请书》、公司章程、股东或发起人的主体资格证明文件等。针对这一答复,记者向相关业务办理人员进行了求证,“回答的内容基本上是准确的。”
“小郫在线”智能客服回复截图
每次回答问题时,“小郫在线”都会附上温馨提示,若对答复有疑问,可拨打郫都政务的咨询电话。孔繁强坦言,“小郫在线”目前仍在训练阶段,其准确性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我们内部业务人员也在进行大量的自问自答,从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一步步提高系统回答的准确性。同时对于市民访问时提出的问题,我们也会抽查‘小郫在线’回答内容的准确性。”
孔繁强说,还有一个确保准确性的措施,是让“小郫在线”诚实作答。“我们设置了一些限定,当问题超出解答能力和知识库范围时,‘小郫在线’会作出类似‘暂时无法回答的表述’,而不是‘随意发挥’给出误导性答案。”
记者了解到,智能客服只是第一步,未来当地可能考虑在材料预审环节也引入AI,比如让它参与申请人正式提交办事材料前的预审,对材料预先进行智能化检查等,进一步赋能政务服务提速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