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薛维睿 成都观察 杨柳
“您的血压正常,请注意保持哦。”8月27日一早,在成都市武侯区万兴颐养院,方头圆身的机器人“小万”例行晨检,听到测量血压播报,黄秀能奶奶面露笑容。近日,成都市武侯区万兴颐养院引进了一批机器人“新员工”,为老年人带来AI养老新体验。
“在健康监测辅助方面,机器人很能提供‘情绪价值’。”陪同黄秀能进行检查的护士说,传统测量方式只有数字显示,而机器人不仅能即时播报结果,还会用温和语气给出引导与鼓励,“每次老人们听到这些,心情都会非常好。”
在另一层活动区,随着《健康歌》旋律响起,老人们扭扭脖子抖抖手,跟着机器人“小武”做早操。这个身高165cm的双足机器人,太极拳、八段锦、健身操样样精通,是老人们的新“团宠”。
熊宇平爷爷尤其喜欢“小武”。“这个机器人教练不错。”他边练边点赞,“我动作慢,正好能跟上他的节奏。做对了,他还会表扬我。”
不仅能带老人做健康操,进行血压、血糖等健康监测,机器人还能在走廊、活动室等公共区域进行日常巡视。“娱乐选择变多了,陪伴感也更强了,爷爷奶奶特别喜欢这些机器人伙伴。”在万兴颐养院副院长杨体蓉看来,机器人陪伴长辈身体锻炼、进行日常交流对话,提高了他们的思维活跃度和活动参与积极性。“相信随着AI技术的持续发展,未来这类机器人还能具备更丰富的专业护理能力,为医护人员提供更多辅助和支持。”
作为一家社区嵌入式养老院,该养老机构还打造了“社区AI智慧康养驿站”,对院内老人和周边社区居民开放。在这里,天眼机器人“小天”能够通过视觉、形体、生物检测,完成十余项健康数据快速筛查;床型机器人“小愈”可以根据监测数据制定相应的理疗方案,提供全程“无技师化”AI理疗服务。
“立足区域养老发展需求,我们正在探索AI技术在养老机构的创新应用。”作为颐养院建设运营方,武侯资本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一方面深化场景应用,从智能护理机器人到AI烹饪助手,实现养老服务的“全时响应”;另一方面构建产业生态,聚焦抗衰老科技、智能适老终端等产业链,打造更多“养老+机器人”示范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