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今年全国将改造2.5万个老旧小区
成都将改造395个老旧小区
近日,记者从住房城乡建设部获悉,1至7月份,全国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1.98万个。今年,全国计划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2.5万个。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指出,着力建设舒适便利的宜居城市。住房城乡建设部表示,将持续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实施物业服务质量提升行动,下大力气解决加装电梯、停车、充电等难题,持续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改善小区居住环境,更好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
据悉,2025年,成都市将持续推进老旧小区改造,计划实施改造395个老旧小区项目,目前已开工280余个。全部完成后,将惠及居民4.3万户,全面完成全市“十四五”时期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目标。
华西社区报为大家整理了
成都各区(市)县
最新的老旧小区改造计划和名单
快来看看有你家吗
↓↓↓
锦江区
改造范围:2025年锦江区预计共改造71个老旧小区院落,涉及9个街道,包括春熙路街道、书院街街道、锦官驿街道、牛市口街道、东湖街道、沙河街道、狮子山街道、锦华路街道、柳江街道。
改造内容:将对房屋建筑主体,小区内部及周边道路,水电气信、安防、停车库(场)等进行改造。
改造名单:
成华区
改造范围:2025年成华区预计改造38个老旧小区,涉及住户4426户,分布于双桥子街道、猛追湾街道、府青路街道、青龙街道、双水碾街道;房屋87栋,房屋建筑面积约32.8万平方米。
改造内容:主要对38个小区的建筑物(屋面防水、楼道、单元门等)、道路、照明、大门、围墙、消防、安防、排水、通信(含广电)、垃圾收储、物业服务、体育健身、机动车、非机动车停车位(棚)等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进行提升。
改造名单:
青羊区
改造范围:成都青羊区2024年老旧小区第二批次改造项目,2025年开始签约履行,包括府南街道、光华街道、草市街街道、少城街道、草堂街道、西御河街道共148个老旧小区,涉及居民11139户,改造面积约86.13万平方米。
改造内容:管线序化、墙面工程、栏杆工程、外立面修复工程、屋面防水工程、雨棚改造工程、监控系统、智能智慧系统、排水工程改造、燃气管道改造小区道路黑化、小区大门改造、车棚改造、围墙、垃圾分类收集点、绿化工程通讯工程及其他附属工程等。
改造名单:
1、府南街道
主要内容为对清溪东路7号院、石人北路99号院、锦桂苑、凯乐碧园、欣园二期、清溪东路2号院、石人西路28号院、文苑路48号院、怡景园、景溪园等10个老旧小区(共计2271户)进行提升改造,总建筑面积约19.11万平方米;
2、光华街道
主要内容为对群宁街1号院共1个小区(共计28户)进行提升改造,总建筑面积约3803.52平方米
3、草市街街道
主要内容为对草市街街道太升北路14号院、太升北路15号院、太升北路8号院、东通顺街55号、东通顺街33号院、玉沙路163号院、德盛路1号院、德盛路75号8-9单元、玉泉街24号3号院、玉泉街25号院、正通顺街53号院、小关庙街45号院、德盛路7号院、正通顺街85号院、新开寺街28号院、玉泉街20号院、正通顺街105号院、玉沙路133号院、玉皇观街83号院、育婴堂街26号院、育婴堂街28号院、育婴堂街30号院、方正东街1号院、方正东街3号院、方正东街7号院、方正东街9号院、狮马路37号院、狮马路59号院、玉沙路43号院、玉沙路135号院、玉沙路143号院、东通顺街28号附7号院、东通顺街26号3幢院、东通顺街18号院、红星路一段88号院、通锦桥路72号院、西城角巷11号院、西城角巷13号院、人民中路三段14号院、金丝街45号院、西马道街66号院、白家塘街1号院、白家塘街1号院中院、通锦桥路65号院、西城巷5号院、饮马河街36号院、楞伽庵3号院、青龙巷13号院、方正街20号院等49个老旧小区(共计2546户)进行提升改造,总建筑面积约20.85万平方米。
4、少城街道
主要内容为对少城街道蜀华街61号院、通惠门路35号院、奎星楼街14号院、小通巷2号5单元院、小通巷6号院、栅子街12号院、西胜街14-16号院、通惠门路25号院、中同仁路39号院、支矶石街49号院、金河路18号院、实业街17号院、西胜街17号院、长发街48号院、仁厚街39号院、斌升街10号院、多子巷19号院、红墙巷25号院、东门街60号院、东门街96号院、东胜街39号院、东胜街41号院、东马棚18号院、过街楼街38号院、四道街40号院、东二道街64号院、西马棚街28号院、三道街54号院、上半节巷12号院、长顺下街148号院、南城塘坎街1号院、文庙前街69号院、孟家巷1号院、孟家巷4号院、孟家巷9号院、文庙前街70号院、文庙西街6号院、锦里中路60号院、琴台路5号院、锦里西路113号院、锦里西路74号院等41个老旧小区(共计2734户)进行提升改造,总建筑面积约17.46万平方米。
5、草堂街道
主要内容为对自然资源厅宿舍、澄江街1号院、澄江街3号院、清江南街9号院、草堂北支路3号院、华明家园、西华苑、怡和大厦、交通宣传中心宿舍、光华苑二期、光华苑一期、澄江街4号院、禾嘉花园、青羊上街170号院等14个老旧小区(共计1904户)进行提升改造,总建筑面积约17.32万平方米。
6、西御河街道
主要内容为对西御河街道光明巷7号院、鼓楼北二街70号院、拐枣树街28号院、陕西街26号院、陕西街30号院、陕西街32号院、忠孝巷3号院、忠孝巷4号院、忠孝巷6号院、北打铜街2号院、北打铜街4号院、北打铜街31号院、东打铜街58号院、鼓楼北二街53号院、红庙子街60号院、红庙子街67号院、红庙子街71号院、顺城大街326号院、文武路94号院、五福街25号院、天成街58号院、文翁路182号院、拐枣树街73号院、康庄街26号院、太升南路141号院、拐枣树街37号院、大墙西街58号院、大墙东街178号院、北打铜街45号院、拐枣树街27号院、忠烈祠东街30号院、梓潼街35号院、内姜街71号院等33个老旧小区(共计1656户)进行提升改造,总建筑面积约11.01万平方米。
双流区
改造范围:2025年双流区计划对全区46个老旧小区进行改造,主要涉及东升、怡心、西航港等5个镇(街道)。
改造内容:重点对老旧院落雨污分流、水电气“一户一表”、路面、公共服务设施等内容进行改造提升。
武侯区
改造范围:计划实施高升桥南街11号、人民南路四段59号等50个老旧小区改造。
改造内容:包括完善小区水、电、路、气、通信、安防等基础设施,维修小区内建筑屋面、楼梯等公共部位;推进小区无障碍、停车充电、文化休闲、体育健身等配套设施建设。计划2025年12月完成。
改造名单:
1、浆洗街街道:高升桥南街3号、少陵路281号(蜀馨苑A区)、少陵路29号等 。
2、晋阳街道:晋阳巷1号1栋、晋阳巷1号14栋、晋阳路216号(电信宿舍)等,其中沙堰西二街20号(中央花园二期) 为重点点位 。
3、望江路街道:太平横街42号、新南路101号、老马路6号等 。
4、簇锦街道:顺和路1、2号、西三环路一段8号、顺和街1、2号(兴元丽园) 。
5、簇桥街道:簇桥下街48号 。
6、火车南站街道:人民南路四段59号(肿瘤医院宿舍,为重点点位)、科华中路67号、科华中路117号院等 。
7、玉林街道:倪家桥路5号、玉林七巷9号、玉林九巷2号等,其中一环路南二段11号院、人南四段36号院(住建厅) 为重点点位,锦绣街9号仅涉及自来水水表改造 。
8、华兴街道:太平寺东路63号院 。
龙泉驿区
改造范围:覆盖龙泉驿区十陵街道、西河街道、同安街道、龙泉街道,对14个老旧小区开展改造,通过安全类、基础类改造及公共空间优化,提升居民居住品质。
改造内容:实施小区供水、供电、供气、排水(雨污分流)系统改造,完善消防、安防设施,维修建筑屋面防水等公共部分。梳理公共空间,新增公共停车区域,打造群众休憩空间,提升小区生活便利性与舒适度。
改造名单:
1、十陵街道:灵龙路285号院、和平路43号院、十陵上街64号院
2、西河街道:西河南街29号院
3、同安街道:同心街24号院
4、龙泉街道:芝龙步行街67号院、公园路二段200号院
彭州市
改造范围:2025年彭州市计划改造17个老旧小区,惠及739户家庭,涉及西海社区、南津社区、里仁社区、柳河社区、东林社区共5个社区。
改造内容:包括围墙翻新、完善安防与监控系统,对小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改造升级,并配置休闲椅、健身器材等,打造休闲健身区等改造提升内容。
改造名单:
老旧小区改造
既是居民家门口的“关键小事”
更是关系幸福美好生活的“民生大事”
华西社区报记者深度探访了
成都多个改造后的老旧小区
看老小区如何“改”出幸福新生活
“住了几十年的老破小,竟能变得这么好!”
近日,锦华路街道金象花园小区76岁的住户李大爷指着崭新道路感叹。这个建成于21世纪初、占地9.51万平方米、住有2481户居民的老小区,历经8个多月提质改造,彻底告别设施老化、环境脏乱的旧貌。
改造以“红色引擎”为驱动,直面居民急难愁盼。针对顶楼“女儿墙”渗漏问题,街道社区成立专项小组,经三轮协商,确定分区域修复与翻新方案;屋顶防水采用新型材料,按标准化流程施工,同时升级消防设施,增设微型消防站、灭火器和消防栓,智能充电桩根除私拉电线隐患。
社区还在“螺蛳壳里做功课”,拆除多违建与“私家花园”,将停车位从230个增至512个,化解 “抢车位”难题。此外,规划绿化景观,建设健身器材、儿童乐园、休闲廊亭等,拓展公共空间功能。改造中更融注人文关怀,工作人员定期为高龄、独居老人排查燃气安全,志愿者组成反诈小队守护老人财产安全。
此次改造不仅让小区重焕新颜,更以党建引领、民主协商、居民共治,提升了社区凝聚力。如今,小区里散步的人多了,孩子在乐园嬉戏,议事亭座位“抢手”,居民幸福感、获得感满满。
绣花苑小区2009年建成,属“5545小区”,占地63亩,住户超2300人,租户占比超70%。小区曾面临居民参与度低、生活空间狭小、配套薄弱、车辆乱停等问题,一棵30年树龄的中央仙人掌,更因阻碍道路施工引发居民分歧,成为治理“刺头”。
社区以党建为引领,探索协同共治路径。建平台促参与,打造“坝坝会”“小区议事厅”等,动员多元力量形成自治小组。让居民当“设计师”,遵循“三问于民”,引导居民参与规划、施工等,仙人掌最终被移种并配建花台。
同时,培育自治核心,将“院监会”发展为11人的“院落自治委员会”,明确权责;四是推动全员行动,梳理12项治理痛点,形成挂图作战清单,还打造爱心厨房、聚艺坊等长效服务场景。
如今,小区治理成效显著。“党建引领-社区主导-院委响应-居民参与”体系成型并推广至3个小区;路面翻新5000平方米,还打造活动空间,组织活动超30次,居民活动参与率升至85%,幸福感大幅提升。
成都高新区西园街道以2007年建成的恒大帝景小区为试点,用“绣花”般的精细功夫推进系统化改造,既消除安全隐患,又提升社区智慧化水平。
2024年12月,街道巡查发现该小区非机动车库存在飞线充电等隐患,随即联动物业,多次召开业主座谈会、入户走访征集意见,确定改造方案后全程公示施工内容、流程及费用。改造后,车库引入支持扫码、刷卡、NFC的智能充电设备,新增防火层、自动喷淋系统及应急器材,安全防护显著升级。
此外,小区升级消防联动系统,24处视觉监控集成热成像烟火监测与占道识别功能,异常情况可及时报警;90部电梯加装风机与空气监测模块,控温在3摄氏度内;篮球场翻新铺设缓冲地面、更换LED防眩光灯具。“改造很贴心!”居民李先生点赞。
华西社区报整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