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安全” 成都“菜篮子”提牢两股民生绳

2025-10-30 11:35:05来源:四川在线编辑:邹嘉语

四川在线记者 文铭权

10月30日凌晨,在西南最大的农产品集散交易市场—四川雨润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4区70号摊主张彩琴忙着进行白萝卜批发。平均每天超过400吨的成交量,让来自云南、陕西的优质白萝卜成为成都市民腹中美味。

同日一大早,位于成都市青羊区益民菜市君平街店内,前来选购蔬菜的市民已熙熙攘攘。“黄心土豆2元多一斤,价格相当亲民。莴苣、小葱等特别新鲜。”当地老街坊刘大爷高兴地说,现在在家门口就能买到各种时令蔬菜。


益民菜市君平街店市民选购蔬菜。

这是成都市“菜篮子”工程实施中的一个缩影。

记者从成都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近年来,肩负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重任的成都市,锚定高站位部署、高质量推进、高效率落实,聚焦“健全工作机制、夯实产业基础、畅通供需渠道、筑牢质量防线、完善应急机制”,全面提升“菜篮子”产品稳产保供稳价能力,有效保障了2140余万人口超大城市“菜篮子”平稳有序供应。

把市民“菜篮子”装得满满当当

位于彭州市九尺镇青雀村的泓盛蔬菜产销家庭农场,现有500余亩种植规模,同时带动不少周边农户种植应季蔬菜。为确保蔬菜产销均衡,该农场5年前建了一套现代化的冷链设施系统。

冷藏库里冷藏着新鲜黄豆荚、儿菜等蔬菜。“这是刚刚从地里收起来的蔬菜,经过分拣、清洗后向相关批发市场、超市等发货。”雷德华说。尝到了蔬菜种植甜头的他,叫女儿女婿都到家庭农场来帮忙。

“菜篮子”工程,首要的是强化自给能力建设,提升供给水平,保障供给充足。成都是全国闻名的冬春蔬菜生产基地,通过攻坚提质建设“天府良田”,现已构建形成肉蛋奶、果蔬鱼等品类丰富多元、产能稳步提升的现代农业生产供给体系。今年上半年,成都蔬菜(含食用菌)、水果、肉类、禽蛋、水产品产量分别达332.1万吨、52.3万吨、21万吨、8.1万吨、7万吨。

近年来,成都市以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为抓手,聚力打造集蔬菜工厂化育苗、规模化种植、社会化服务、融合化发展、精细化加工和品牌化营销为一体的蔬菜全产业链生态圈。从强基地、提质量、畅流通、增储备、重监管等六个方面发力,抓好“菜篮子”保供工作。


彭州市蔬菜种植基地。

为丰富成都市民“菜篮子”,成都除不断提升自供能力外,还创新实施三大举措。

构建现代流通体系,促进更多优质农产品进入成都市场。构建形成以濛阳、白家、三联家禽3个大型批发市场为枢纽,20余个区域节点市场及产地特色市场为支撑,800余家农贸市场、7100余个各类商超零售网点和5100余家生鲜便民菜店、社区网点、线上直配点为节点的农产品流通体系。

同时拓展“国际航空+国际班列+国际铁海公联运”多元通道,国际货运航线数量增至23条,首开“东南亚—濛阳”水果班列。“我每天售出上千件越南榴莲,约3吨东南亚菠萝蜜。”四川雨润国际农产品交易市场水果批发商钟雨轩说。

加快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均衡淡旺季供给能力。今年安排市级财政资金2200万元,支持新建更新19个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项目。彭州市入选农业农村部2025年农产品骨干冷链物流重点县。

促进产销精准对接,创新“菜篮子”产品流通模式。“农商”“农超”“农社”直采直销、社区团购、社区定制等成为常态化。全市每年举办成都农博会、农民丰收节、“蓉品出川”、脱贫地区“土特产”展销等各类农产品对接活动100场次以上。今年上半年,成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198.8亿元,同比增长11.3%。

让市民吃上“放心菜”

在四川雨润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彭州市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告知书”不时可见。而在市场速检室门口显示屏上当日检测结果公示,吸引不少经销商围观。

“中心日均交易量达1.5万吨,其中六成以上为时令蔬菜。”市场食品安全总监蒋勇介绍,为确保市场交易果蔬产品质量安全,市场食品安全检测部门会对进入市场的蔬菜进行抽样检测。

“对蔬菜水果的抽样检测,一般30分钟内能出结果。主要检测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残留。”该市场速检室检测员说,农产品经检验合格后才会准入市场交易。

“我们从批发市场和种植基地进购蔬菜后,必须经过检测农残、重金属残留合格,再进行预处理。”四川彩食鲜供应链发展有限公司生产厂长林小霖说。

记者从成都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成都加强农产品生产质量监管,鼓励和引导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绿色标准化生产。都江堰市蔬菜质量安全联盟“统一种子种苗、农资供应、生产规程、农业保险、检验检测、质量追溯、品牌营销”的标准生产经营模式,在全市示范推广。

构建全链条管理闭环,切实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目前已建设胶体金速测室500个,截至9月,产地农残速测31万批次;开展生产环节农产品质量安全定量抽检2.48万批次,合格率超过98%。成功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构建食品安全“田间-餐桌”全过程监管体系,实施农资打假、药物残留治理等专项行动,创新实行食品安全信用分级分类监管,首创“中国群宴智慧平台”,打造“智慧动监信息平台”,猪肉产品“肉证一码通”追溯体系已覆盖全市23个区(市)县。

图片由成都市农业农村局提供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