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坚持绿色智慧发展 青白江转型升级之路越走越宽

http://www.scol.com.cn  (2016-10-12 11:06:43)  来源:成都日报  
编辑:侯雯雯  

积微物联平台

工业是实体经济的核心,是城市强盛的根基,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轴和能动轴。青白江,作为国家“一五”时期西南地区第一个工业区,成都市唯一被纳入国家和省政府老工业基地搬迁改造范畴的老工业区,如何坚持工业“一业定乾坤”地位,在工业强基行动中有更大作为?笔者对此进行探访。

坚持绿色智慧发展之路

青白江传统产业实现成功转型

10月10日,走进巨石集团成都公司全新的新增9万吨无碱玻璃纤维产品生产线厂房,巨石成都公司负责人兴奋地告诉笔者,“公司先后投入8.8亿元升级建成了23万吨的无碱高端玻璃纤维生产线,投产后预计每年新增销售收入4.9亿元,新增利润1.5亿元,新增税收0.6亿元。”

站在一块全程跟踪的显示屏前,笔者看到,6个巨大的原料塔通过输送管道将配好的原材料送入投料器,流出多少,投料器自动补充多少。进入检装车间后,数台巨大的机器臂可将玻纤卷准确地抓送到检测人员桌上;检测好的纱团也不再需要人工识别,传送带上的机位可自动细分出品种、规格;所有流程完成后,还可通过自动化包装系统完成包装并送入自动化立体仓库。公司负责人介绍,“从原料石英砂到产品完成包装装车,整条生产线都已经实现了‘自动化’。”

“这条生产线集世界众多先进技术于一身,不仅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提升自动化水平,还降低了能耗和生产成本。”据介绍,2004年巨石建厂之初,两条生产线上最高时需要人工2000多人,可通过不断的技改,目前3条生产线仅有员工1400人。目前公司已成功研发出废丝粉磨回用技术、矿渣回收利用技术、纯氧燃烧技术等,率先采用国际前沿的纯氧燃烧技术,大大降低了能源消耗、减少了废气产生;自主设计的玻璃纤维废丝再利用技术彻底解决了玻纤废丝难以利用的世界级环保难题,其中锂矿渣使用、废气污泥再利用技术为全国首创;废丝粉磨回炉再利用,成为全国唯一一个实现全部废丝回炉再利用的玻璃纤维生产企业。

来到攀钢集团首个非钢产业项目——达海工业园,笔者了解到攀钢与“互联网+”联姻后如何实现华丽转身。

在这里,商家只需在网上下单,就可以买到心仪的钢材。登陆账号,对比选材,提交付款……整个过程用时不到三分钟。作为攀钢集团转型升级的代表作,西南第一家钢铁产业“互联网+”电商平台——积微物联网(www.jwell56.com)成功上线后就一直占领市场制高点。不仅速度快,产业园的规模、加工量在西南也是首屈一指:截至目前,达海产业园的钢材加工生产线达到10条,直接解决就业280余人,年加工能力达120万吨以上,园区年产值可达10亿元。

据悉,该平台不仅为我市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样板,还将对成都国际铁路港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依托成都国际铁路港

青白江转型之路越走越宽

巨石成都公司和达海产业园仅是青白江区在“转型升级”上的一个缩影。依托成都铁路口岸优势和坚实的工业基础,青白江在转型发展中思路更加清晰:加快培育新兴智慧产业,加速发展新材料、智能装备和产品、智慧能源装置装备、绿色建材及建筑工业化“四大引领性产业”和新型商用车制造、粮油食品加工“两大优势产业”,努力建设“高端制造业与高端服务业”并生共举的智慧产业城。

这一蓝图正在逐步变为现实。据了解,今年1—8月,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348.8亿元,同比增长12.5%;规模以工业增加值实现同比增长9.3%,超市级目标2.8个百分点;完成工业投资84.4亿元,同比增长30.5%;完成技改投资81.1亿元,同比增长33.2%。新签约引进重大项目22个,计划总投资71.7亿元;开工建设项目14个,计划总投资17亿元;加快建设项目15个,计划总投资18亿元;竣工投运项目12个,完成投资20亿元,达产后预计可新增产值25亿元。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徐逢贤认为,作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交汇点,面向欧洲开放的“桥头堡”,成都内陆自贸区的重要一极,国家唯一新型工业化(绿色建材)示范基地……青白江区正面临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在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的历史任务中,青白江区正充分发挥国际铁路港优势,利用相关优惠政策,加快实施“蓉欧+”战略,按照现代物流业、临港工业和现代服务业“三业并举”总体思路,以自贸区建设为重要契机,以“智慧产业城”建设为抓手,加快引进一批投资带动作用大、产业高端的重大项目,形成投资储备;促进一批已签约项目开工建设,形成投资实物量支撑;重点培育一批大企业大集团,激发企业发展潜力,促进企业规模稳定增长,实现新兴产业聚集发展,为成都工业经济发展和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多作贡献。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