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国际铁路港忙起来了 开行量不降反增80% 综保区力争9月运营

2020-02-25 08:10:11来源:成都日报编辑:林霜

中铁联集成都中心站又恢复了繁忙

成都国际铁路港中心站闸门外,一辆辆满载集装箱的货车正在门口等待司机测温、全车消毒后有序进场,货车排起的长龙一眼望不到尽头。“最远一趟班列将在10天后到达罗兹,今天还要尽早出发。”戴上头盔,套上手套,吊车司机张伐三两下便爬上巨大的龙门吊,重新回到操作间开始装卸搬运。

一头保班列运输通畅,一头抓综保区项目建设,成都国际铁路港复工复产双线齐发,港区内熟悉的繁忙与活力又再次恢复,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关键枢纽之一,这条链接亚欧大陆的经济大动脉,又忙起来了!

开行量不降反增

今年开行超200列 同比增80%

“疫情期间,我们中欧班列(成都)运输班组全封闭管理,每天运输都很忙,我很久没回家了。”在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成都机务段列车整备场内,36岁的仲俊澜是中欧班列(成都)的火车司机,他正为下一次发车做准备。“今年虽然发生疫情,但我的工作量却并没减少。”

伴随着开行而出的班列,成都季茜鞋业的订单也随着滚滚车轮踏上欧洲大陆。“时效和价格都令人满意,关键是一路畅通不受影响,中欧班列(成都)当然是最佳选择!”成都季茜鞋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原本公司的境外订单主要通过公路运输出口,随着中欧班列(成都)境外线路越来越丰富,公司去年开始尝试经中欧班列运输到俄罗斯。

做出同样选择的,还有联想集团。不久前,联想收到客户的反馈信息,国外客户生产计划提前,所以这批货物必须提前到达。然而,按照原定班次,联想本批次货物将在几天后搭乘公共班列出口欧洲,如何才能提前到达?

“客户的需求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接到反馈后,青白江区港管委与港投集团兵分两路。一路跑中铁集,最大限度地将班次进行前调;另一路针对班次调整后,保障班列正常运输,临时开展货源组织。在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2月19日下午3点,成都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内,随着三声汽笛长鸣,中欧班列(成都)顺利发车。此次主要搭载着联想集团发往欧洲的平板电脑、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的班列,途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德国等国家,约13天后将到达荷兰蒂尔堡。

“这帮我们大大节约了成本。如果铁路无法按时发运的话,为了按期完成客户的订单,我们就会转成航空运输,成本至少比铁路运输高三倍。在疫情期间还能按时发货,也提升了客户的信心和满意度,也再一次证明了中欧班列(成都)的成熟和稳定。”看着满载货物的列车提前发车,联想集团全球物流相关负责人有些激动。“这极大地解决了疫情期间公司国际运输的一个难点!”

“这次疫情对中欧班列(成都)来说也是一次考验,我们主要开展线上营销,储备运量,同时积极拓展国际化的服务产品,通过这次疫情考验,我们应对突发情况的体制会更加健全。”成都国际铁路班列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李成缘告诉记者,截至2月24日,中欧班列(成都)2020年已开行超过200列,开行量不降反增,较去年同期增长80%,货物涵盖电子产品、汽车、服装、木材等。

“这是因为受疫情影响,当前一些制造类、电子类适合公路运输和空运的货物正逐步转移到铁路运输领域。”李成缘解释说,随着相关企业逐渐将目光转移到铁路运输,中欧班列为带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增长开辟了新路径。

复工招引双线齐发

综保区力争今年9月封关运营

走进成都国际铁路港综合保税区,切割声、焊接声、锤打声与机器轰鸣声此起彼伏,正演绎着综保区项目建设的“速度与激情”。

成都国际铁路港综保区于去年12月份获批,重点打造保税加工区、保税物流区、口岸作业区、贸易展示区四大功能区。受疫情影响,综保区标准化厂房建设项目的工期耽误了近20天,为此,成都国际铁路港坚持“一线作战”“现场办公”,力争项目在今年9月实现封关运营。

在复工现场记者看到,综保区标准化厂房正在进行封顶施工,部分厂房已初步具备投运能力,其中1号厂房已封顶正在进行内外装修,2、3号厂房主体施工已完成80%,4号厂房正在进行上部钢结构施工。

一头抓项目建设,一头抓项目招引,成都国际铁路港正多元化探索“保税+”业务。记者在现场了解到,综保区项目前期实现了同步申报、同步建设、同步招商。随着成都国际铁路港和国际班列的快速发展和吸引力逐步加大,综保区项目招引如火如荼,目前已签约引进创维、佩南顿等一批智能家电、保税冷链项目。

“综保区的设立将会使我们的业务范围大大拓宽。在综保区的支持下我们正多种模式发展跨境电商。”佩南顿西南片区总经理屠银辉介绍。

“目前,中欧班列(成都)已联接境外26个城市和国内15个城市,吸引了联想、戴尔、TCL等万余家企业利用通道开展业务,因此这是利用枢纽口岸及国际货运通道优势,承接产业转移的需要。”成都国际铁路港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围绕“保税+展示”“保税+贸易”“保税+制造”“保税+供应链”等拓展“保税+”业务,成都国际铁路港将作进一步的探索和创新。

本报记者 李萌 摄影 胡大田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