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 成渝联动做强品牌 中欧班列(成渝)开行量突破2万列带来什么?

2022-06-30 13:01:03来源:四川在线编辑:熊珮

四川在线记者 陈昊 文/图/视频

6月30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迎来重要节点:当天上午9点50分,驶向欧洲的两趟班列分别在重庆、成都两地始发,中欧班列(成渝)累计开行量正式突破20000列。

6月30日,成都国际铁路港,成都至罗兹的中欧班列始发。至此,中欧班列(成渝)开行突破20000列。陈昊 摄

中欧班列(成渝)承载着西部对外开放的使命,自开行至今,已发展成为全国开行量最多、开行最均衡、运输货值最高、货源结构最优的中欧班列,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西南财经大学西财智库首席执行官、首席经济学家汤继强教授表示,中欧班列(成渝)开行量突破20000列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对成渝两地产业发展具有巨大的助推作用,也是两地产业发展能级 和对外开放水平跃升的一个重要标志。

成渝携手 擦亮中欧班列“金字招牌”

当天上午成渝两地同时发出的中欧班列,满载电子产品、机械零件、日用百货等货物,一路向西驶向欧洲。

时间拨回到2017年4月,作为同属于我国第三批自贸试验区,四川、重庆自贸试验区正式挂牌成立,川渝两地携手开启在西部率先探索内陆自贸区新模式的新征程。

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提出,高水平推进开放平台建设,建设川渝自由贸易试验区协同开放示范区。

以班列合作引领成渝高质量发展,成渝两地于2020年在全国首创中欧班列跨省域共商共建共享 ,联合打造中欧班列(成渝)品牌,并于2021年1月1日同时发出第一趟列车。

6月30日,成都国际铁路港,成都至罗兹的中欧班列始发。陈昊 摄

2021年,中欧班列(成渝)开行量超4800列、占全国中欧班列的30%,运输货值超2000亿元,两项指标均为全国第一。当年,中欧班列(成渝)回程班列占比达55%,是唯一实现双向运输平衡的班列。回程运输箱量超20万标箱、居全国首位,贡献了全国回程箱量的35%,货源品类覆盖电子、机械、汽车及配件、智能终端、医疗药品及器械、食品饮料、衣服鞋帽等上千种产品。

如今,中欧班列(成渝)累计开行班列数突破20000列大关,占全国中欧班列累计开行量约40%,已成为“一带一路”建设中重要的“钢铁驼队”,发展成为全国开行量最多、开行最均衡、运输货值最高、货源结构最优的中欧班列。

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多式联运示范工程专家组成员纪寿文表示,川渝携手做强做优中欧班列(成渝)品牌,有助于引领带动全国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擦亮“一带一路”中欧班列“金字招牌”,维护国际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安全稳定,推动国际陆运规则加速完善。同时,进一步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深化中国与欧亚国家务实合作,增强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人 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国际认同。

四向拓展 “成渝号”辐射亚欧超百个城市

当天上午,四川在线记者走进位于成都市青白江区的成都国际铁路港展示中心,中欧班列(成渝)四向拓展图和连接境内外100多个城市的名单映入眼帘。

目前,成渝两地正加快打造“多通道跨境、多口岸过境”的国际班列大通道,建立起以成渝为主枢纽、四向拓展延伸的国际班列线路网络和陆海货运配送体系。其中,成都已建立起西进欧洲、北上蒙俄、东联日韩、南拓东盟的成都国际班列线路网络和全球陆海货运配送体系。重庆已形成“3+8+N”体系,干支网络基本辐射亚欧大陆全境,并实现了与长江黄金水道、西部陆海新通道等物流通道的无缝衔接。中欧班列(成渝)运行线路拓展近40条,辐射亚欧超百个城市。

新的方向正不断开拓。

5月23日,一列从重庆果园港鱼嘴车站始发的中缅新通道(重庆—临沧—缅甸)国际铁路班列顺利抵达缅甸,用时仅8天。从此,一条最近距离、最快速度、最直接连接印度洋的陆上通道正式开通 。

6月4日,满载着日用百货和电子配件等货物的国际班列从成都国际铁路港缓缓驶出,驶向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这是成都首趟开往南亚国家的国际货运班列,为西部地区融入南亚经贸走廊的物流主动脉,深入中巴经济走廊沿线地区,推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战略意义。

重庆市政府口岸物流办主任巴川江表示,两地将按照近中远期三步走思路,进一步强化中欧班列(成渝)合作,共同推动通道带动物流、贸易、产业高标准融合、高质量互促,使适铁适欧特色产业在成渝两地进一步聚集。“近期,将加快推动境外线路优化和海外仓共建共享,在已有的‘区块链+金融’‘铁路提单’‘笼车’等项目基础上创新开展行业标准化建设等,加速打造中欧班列‘第一品牌’。”

通道赋能 助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发展

中欧班列(成渝)的稳定开行,有力带动了西部电子、汽车、机械等适铁适欧产业的发展壮大,特色枢纽经济初具规模。两地坚持通道带动经贸、产业发展,依托中欧班列运输优势和品牌效应, 打造外向型产业集聚地。

以通道促贸易,以贸易聚产业。

成都国际铁路港引进顺丰、厦门建发、中国储运等供应链管理企业,打造“一带一路”供应链配置中心;香港玉湖、厦门象屿、盒马鲜生等国际贸易龙头企业纷纷落户,构建多功能国际贸易综合服务平台;TCL、佩南顿等加工贸易项目落户综保区,集聚出口型先进制造业。

6月30日,成都国际铁路港,成都至罗兹的中欧班列始发。至此,中欧班列(成渝)开行突破20000列。陈昊 摄

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引进中特物流华贸多式联运运营中心、浩航国际等多式联运头部物流项目,落地新希望鲜生活、鲜易鲜冷链等物流仓储项目和国通智慧冷链产业园、凡品等冷链进口贸易项 目,口岸医药、冷链、贸易等临铁特色产业进一步聚集。

2021年,中欧班列(成渝)带动四川、重庆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分别增长20.4%、26%,对欧盟进出口分别增长13.2%、19.5%。

孩子王西南智慧物流产业园于2020年3月通过“云签约”正式落户成都国际铁路港,经过15个月的建设,于今年5月投运。“项目主要负责川、渝、贵、陕、甘等地所有代理母婴产品的电商运营、供应链管理、采购管理、结算管理,建设打造区域采购及结算中心、电子商务运营中心和区域物流中心。未来,孩子王还将在现有基础上,大力发展智慧物流,并进一步开放物流供应链资源和整合母婴童资源,为行业供应链效率提升提供示范引导,打造母婴物流智慧集群生态联盟。”孩子王儿童用品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徐伟宏告诉四川在线记者。

成都市口岸与物流办公室主任杜进有说:“下一步,成渝两地将围绕发挥成渝极核带动作用、双核联动效应和集结中心枢纽功能,开展更加紧密务实合作,保持班列多路径、多通道安全稳定运行,提升品牌市场竞争力和多元化服务水平,推动中欧班列(成渝)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