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邛崃:78岁老党员交特殊党费 不忘初心报党恩

http://www.scol.com.cn  (2017-03-29 10:17:29)  来源:四川在线  
编辑:侯雯雯记者 方炜  

四川在线消息(记者 方炜)见到他时,他如往常一样坐在村委会看报纸:头发几乎全白了,脸上爬满了皱纹,带着一副金丝边的老花镜,目光祥和平静。

这是一个一生都跟着共产党走的人,一辈子的赤子之心。

在生命已入暮年时,他还有一个滚烫地心愿未完成。他不止一次向老伴儿简和会诉说,“我老了,可能要死了,我最后想做点感恩党的事,我绝不带着这个遗憾离开人世。”

他就是邛崃市水口镇梁山村八组的村民何福清。

2月22日早上8点,何福清骑着摩托出发了,今天他要去市里的组织部,完成这10年来的一个夙愿——向党交1万元特殊党费。

“我太老了,帮不了党的大忙,还能再为党做一点点事情,我就很安逸”。很早之前,何福清就萌发了交1万元特殊党费的心愿,可恰逢家中多次遇到需要用钱的地方,为了凑齐这1万元,这个老人从退休工资里省了10年。

靠着每个月的退休工资,何福清和老伴儿本可以过得十分宽裕,但老两口的节俭却是村里出了名的。何福清不止一次对家人说:“在吃穿上能少就少,能省则省,不能浪费”,去年到今年,老两口舍不得添置一件新衣。“你的袜子都破成这样了,怎么还不扔掉”,看到简和会晾晒的一双棉袜上打满了补丁,梁山村支部书记王艳华忍不住问,老两口淡然笑着说“我们老了,只要有穿的就行了。”

加上这个月的退休工资,何福清终于凑齐了1万元的特殊党费,除了老伴儿简和会,何福清谁也没有告诉。“原因很简单,这是一次报恩”,说到动容处,这位78岁老人的眼睛湿润了。

“共产党救了我三次”——救命之恩,让他感恩一生

何福清10岁那年,新中国刚解放,生活还十分艰苦,全家6口人,吃住都挤在2间土坯房。兄妹4人中,何福清排行老三。由于家里人多地少,生活难以为继,“把老三扔掉吧”,终于,他的父母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赶场天,父母便带着他往平乐、下坝走,希望在人多的地方有好心人把他捡回家。可每次,何福清都死死抓着父亲的衣角不放手,反复四次,终是没有扔成功。第四次回家途中,碰见了马湖乡第一任乡长何静庭:“哪里有丢娃娃的,咱们党最喜欢穷人,党保护你”,听说丢孩子的事情后何静庭当即给他的父母做了思想工作,并为他家解决了300斤粮食,让家里度过了难关,也让他的父母放弃了丢弃他的想法。

何福清十分感慨地说“这是党第一次救了我的命,如果没有遇到党的干部,父母把我扔掉后,我可能早已饿死,不存在于这个世界了。”

1958年初中毕业后,何福清在乡政府当起了生产资料统计员。在当时的低标准时代,农村的日子越来越难,到部队当兵成了村里年轻人最好的出路。据说,当年全乡只有15个征兵名额,但符合条件的年轻人就有48个,何福清也在其中,名额非常紧张。“他是党捡回来供大的娃娃,把他养大还要为党服务呢”,当时马湖乡武装部长吴绍清的一句话让他穿上了军装。1959年,何福清应征入伍,成了一名光荣的人民空军,后又因表现出色被调配到南昌某部队担任歼7飞机修理机械师。在部队,何福清不仅学到了一技之长,更走上了一条崭新的人生道路。“如果党没有给我当兵的机会,我可能已经饿死,或者迫于生计,走上歪路了”。

1964年7月,已经当上飞机修理军械师的何福清在部队经历了一次险些丢掉性命的试飞任务,“是党又救了我一次”。

“飞机修理完毕,请检查”,军械员修理好飞机后,何福清做例行检查。“检查完所有关键部位,飞机正常,准备试飞”,但因为一时疏忽,何福清漏检了最简单的一道工序:弹射椅插销军械员忘插了,这个毫无技术含量的疏忽,差点要了他的命。飞机试飞过程中,弹射椅背包没有打开,何福清从150米的空中掉下来,当即昏迷,摔成重伤。

“部队不仅没有处分我,还下了最大的决心来救我”,部队先后用飞机将他送到江西省医院和北京就医,何福清的医生告诉他,他的生还是一个奇迹。9个月后,何福清康复了,“没有党,就没有我的第三次生命。”

“为共产党干一辈子”——不忘初心,他愿为党奋斗终生

1965年,何福清终于在部队入党,成了一名党员。在党旗下,他立下志愿:“我就是要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为党干一辈子”,几十年来,他从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

在部队服役期间,他因勤奋好学、为人诚恳、技能过硬,深得部队首长赞誉,在1964-1969年连续荣获“五好战士”“技术能手”等称号。

1969年,何福清退伍回家后被分配到原马湖乡政府上班,但一个月25.5元的工资却让他犯了难。老婆怨他,“你拿25元钱,你怎么供得起全家老小”;朋友劝他,“你随便找个工作都比现在挣得多”。何福清内心始终没有动摇,“我要是不干了,对不起党的救命之恩,没有党我连命都没有了,挣再多钱又有什么用”。工作期间,何福清因表现优秀被提拔成党委委员,分管农业生产、水电水利工作。30年间曾多次当选为“党代表”和“人民代表”,多次荣获“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2000年,何福清退休了,该享福了。但他心里却惦记着村里的路。

梁山村八组离水口镇场镇还有3公里远,进出村子只有一条狭窄的泥巴路。一下雨,非常泥泞,必须穿筒靴鞋才能走出去。村民何福良回忆,“当时自行车都要拿在肩膀上扛着走。”

“出钱,算我的”,何福清主动提议带着大家把路面加宽。

有人不理解,在背地里议论:何必自讨苦吃?

何福清回答:“入党时我们都向党宣过誓,干革命要干一辈子,一时骂我没关系,这是为了全村的好事。”

当时,何福清也并不富裕,为了凑钱,回家后他就把烟、酒戒了。2004年到2006年,他先后三次共出资4800元,带领村民将不到2米宽的机耕道,拓宽成4米的碎石路。

村民何福俊感慨地说“不是何大爷组织大家把这条路修通,我们现在可能还在走两米宽的小路。路宽了,我们种植的竹子、蔬菜能够顺利的运出去卖,经济更活了,外面的人对我们村的印象也有了很大的改观。”

2013年,梁山村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展开了。对于搬新居,刚开始不少群众有抵触情绪,“我家这房子也是刚修建不久的,为什么要搬”。“搬新居,住新房,是党的好政策,是让马湖发展,让梁山村发展的好事”,那段时间,不管是村民会上还是私下里,都常常能看到何福清耐心为群众们宣传灾后重建政策的身影。因为年老体弱,他不能亲自参与到灾后重建工作中,但却时常叮嘱其子何健要多为村里做工作,鼓励何健加入梁山村建房议事会,配合村委会参与到群众协调、宣传政策等工作中去。经过何福清和建房议事会一次次的走访、劝说、宣传,原本态度强硬、不愿意搬迁的10多户人家,最终全部欣喜地搬进了新区。

对于如今的生活,何福清很满足:“孩子搬进新区了,房子修的这么好,我月月领工资,什么都不愁了”。每天只要一有时间,他就到村委会看报纸,了解国家新政策,他说:“在报纸上看到邛崃发展越来越好,我心里特别自豪。”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做得太少了,在我有生之年,只要我还有点能力,我就还要为党做事情,能做多少算多少”,何福清说除了生活必要的开支,他剩下的钱还要继续交特殊党费。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