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课堂文化 教育专家冯恩洪到邛开展学术交流

www.scol.com.cn (2018-11-14 15:18:11) 来源:四川在线
编辑:林霜  

四川在线消息(记者 方炜)为加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结合邛崃市“周末磁场”柔性引才引智工作,邛崃市教育局特邀请全国著名教育专家、中国教育学会《中国好课堂》组委会执行主任、原上海建平教育集团总校长冯恩洪先生到该市开展教育学术交流、办学指导。11月10日上午 9时,“冯恩洪专家讲座”在成都建平学校会议室举行,全市各校(园)相关负责人等到场聆听。

关注中国教育:

应该走出“剧场效应”

“中国15岁学生的合作能力在72个国家中排名第68位,这反应的是中国教育的缺失。”冯恩洪以中国学生缺乏的技能和素养为出发点发表了题为《国际教育视野下的中国课堂革命》的主题演讲。

“党的十九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教育强国,我们今天的学校文化、课堂文化、管理文化,能‘撑得起"教育强国吗?”冯恩洪首先发问,引起现场深思。

冯恩洪分析了当下中国教育存在的问题,他认为,“我们的教育过分重视了纪律和管制的作用,却忽略了自由和权力的价值;过分重视整齐划一的作用,忽略了个性张扬的价值;过分重视了知识积累的作用,忽略了创新能力的价值。”

对教育工作者和教学活动,冯恩洪有自己的见解:社会必须重新审视当今教育的“剧场效应”,所谓“剧场效应”,就是指当剧场内有一个人站起来看,最后全剧场的人都会站起来了,所有的人看戏都更累了,却没有赢家,“中国教育应该走出剧场效应。”

上好一节课:

需要创造适合学生的课堂

对中国教育进行宏观分析后,冯恩洪从微观出发,聚焦“怎样上好一节课”。他认为,正确的教育是由健康、认知、能力、责任四个维度组成,片面放大一个维度,丢掉其他维度,就会造成“剧场效应”。

他说,教材、学情、时代三个维度起决定因素。教材承载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决定这节课应该怎么上;教学目的指向学生,实现教学目的要搞清学情,知道学生“在哪里”;教学不能丢掉时代维度,不同的时代教法应该不同,“移动互联网时代需要培养的接班人要求是不同的。”

冯恩洪指出,决定一节课是否能上好,问题、合适、合作三个元素不可缺少。为什么中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弱,因为中国人缺少发现有价值问题的能力。老师在课堂内应该组织学生发现有价值的问题、分享问题、深化问题。

教材是教师无法选择的,学生却是有差异的。同一间教室里,有差异的学生拿着无差别的教材,这就形成了矛盾。课堂需要结束“教书”,走进“用书教”,给每一个有差异的学生设置“伸出手来够不到,跳起来能够得着”的目标。如果能控制合适,课堂上就不会出现厌学现象。

课堂要注入的第三个要素是合作。集体智慧永远高于个人智慧,要让学生从小在老师的带领下诱发合作的需要,参与合作的过程,享受合作的成果,养成合作的习惯。

演讲最后,冯恩洪表示,要上好一堂课,还要聚焦教学设计、建设课堂文化。他现场展示了自己总结出的教学设计思维导图,“一个好的教学设计要落实中央要求,主抓认知素养、合作素养、创新素养、实践素养四类素养进课堂,补齐中国课堂合作差、思维差、交往差、动力弱的教育短板,同时在课堂当中植入问题、合作、合适,这样一节课就有了激情导入、发现更好问题、设置导学路径、组内合作组展示、检测反馈五个环节。”

关于邛崃教育:

希望今后开展更多合作

下午,各学校以学区为单位举行校长论坛,组织校长就热点问题展开讨论。在听取了各学校校长的讨论总结后,冯恩洪对邛崃教育予以充分肯定:“我发现邛崃有特色,第一邛崃教育的硬件不差,硬件达到上海标准;第二,邛崃的教育管理,特别是一把手都想干事、能干事、有智慧、有激情。”

同时,冯恩洪也指出邛崃教育与全国各个地区一样,也存在一些不足:“课堂文化决定质量,现在决定质量的是人为的努力,加班加点,而不是过程的优化,低效率的课堂没有价值,我们的课堂文化苍白,造成孩子课前准备不足,课后又很迷茫困惑,没有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

冯恩洪建议,学校特别是校长们应该正视不足,有针对性地开展课堂文化建设,普及课堂文化,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同时抓素质,让精英更加优秀。对邛崃实施的“周末磁场”引才引智工作,冯恩洪也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表示,下一步将会与邛崃教育开展更多合作,“首先将邀请邛崃教育局到我的教学实验中心考察,让邛崃教育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其次,中国好课堂有66位特级教师,如果需要的话,希望可以作为邛崃‘周末磁场’继续发挥好课堂的引领作用。”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