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消息(四川在线记者 丁宁)8月3日上午,2016年中国·成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高峰论坛暨菁蓉港·核芯空间启动仪式在成都双流举行。作为本次论坛的重要内容,国家西南软件与集成电路公共服务平台西南平台(以下简称“核芯空间”)正式在现场启动。据悉,该空间是西南地区首个核芯空间,全力打造西南地区乃至国内软硬件设施最优、服务带动能力最强、最具示范效应的集成电路行业标杆,标志着成都市双流区在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道路上开启了崭新的篇章。
打造生态平台 为“芯创客”提供公共服务
核芯空间是由电子科技大学、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CSIP)和双流区人民政府共同投入近5000万元资金打造而成,首期共建面积约为3000平米左右。该空间已于2016年7月初对外提供服务,正式运营。
电子科技大学研究院相关负责人介绍,核芯空间是专注于集成电路领域的创业加速器,致力于为“芯创客”的创新创业解决共性问题,创造良好、整体的芯创生态环境。“我们将依托电子科大及工信部国家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在软件与集成电路领域的强大科研优势,菁蓉港·核芯空间将立足双流、覆盖成都、辐射西南,聚焦提供专业化、区域化的集成电路公共服务。”该负责人表示,作为西南片区首个核芯空间,该空间将加大平台内容的建设,从建设EDA工具公共服务平台、芯片创新应用平台,芯片创新应用与知识产权服务平台、IP核资源共享服务平台、人才培训服务平台、核芯空间等五个方面着手,将其打造成一个专注于集成电路领域的创业加速器,并为“芯创客”的创新创业解决共性问题,创造良好、整体的芯创生态环境。
抢抓机遇 双流“天府芯谷”打造千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据了解,自2014年我国《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细则落地和大基金项目启动以来,地方各基金业纷纷建立。我国集成电路产业也由此迎来了新一轮的黄金发展期。作为成都市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之一,近年来,双流区坚持把加快发展新兴电子信息产业作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战略选择,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速打造双流新兴电子信息千亿级产业集群。随着国际笔电巨头仁宝、伟创强势抢滩,海威华芯、伟创力等龙头企业相继投产,中电子、中电科两家行业大佬投资落户,新兴电子信息产业在双流全区工业经济中的核心支撑作用不断凸显。
未来,菁蓉港·核芯空间将充分发挥电子科技大学成都研究院对接承载国内外前沿科技创新资源,转化孵化重大成果的功能,以芯片产业带动成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促进集成电路上下游企业在天府芯谷落户,在2020年前,形成完备上下游产业链及软件及集成电路产业集群,并助推双流乃至成都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创新创业中心。
双流区科经局副局长肖力介绍,近年来,双流区始终坚持“工业强区”发展战略,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提升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为核心,以构建产业协同创新体系为突破口,着力完善产业链条,激发创新创业活力,积极融入国际产业分工体系,根据双流区产业基础和特色优势,结合中国制造2025、成都制造2025,分层次构建双流制造业2025产业体系(即突出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加快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和生物医药产业,优化发展新能源产业),着力打造千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双流立足辖区内海威华芯砷化镓半导体集成电路和电子科技大学等产业和科研院所方面的优势,积极推进与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四川省集成电路和信息安全产业投资基金有限公司等公司院所间的精诚合作,加速打造8.4平方公里“天府芯谷”,推动双流集成电路产业加速发展,全力打造双流千亿级新兴电子信息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