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消息(四川在线记者 丁宁)罗忠雪,女,1981年8月出生,2000年9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现任派驻成都市卫计局监察室主任。
2015年10月,时任彭州市小鱼洞镇卫生院党支部书记的罗忠雪受组织安排,拟任彭州市卫计局监察室工作岗位。作为一名局管中层干部,这个“平调”的岗位,在有些人眼中,也许并不是一个好的“去处”,毕竟,监察室是一个容易“得罪人”的地方。但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她认为,政治纪律当居首位,服从组织安排,理所应当,没有岗位之别,只有职责所在。
在纪检监察战线工作的短短8个月,她善思敏学、踏实肯干,完成从基层单位业务管理人员到一名纪检监察干部的“无缝衔接”与“完美转型”,带领科室同志积极探索监督机制,高效履职尽责,推动全系统党风廉政和反腐败工作的落实。
她坚持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初到纪检监察室,面对新工作环境和3位同自己一样新入职、完全没有经验的科室同志,“怎样尽快摆脱‘门外汉’的状态?怎样干好‘专业性’的工作?”她陷入了沉思。她充分认识到学习是当务之急,她也充分相信“多一分耕耘,多一分收获”。于是,她制定了监察室及下属单位监督巡察工作组《学习制度》《例会交流制度》,在加强自己和同事们对党的政治理论、党规党纪、纪检监察业务知识、行业法规等理论学习的同时,主动在局机关党员会议、监督工作组会议上领学、交流心得体会。
在集体学习共同学习的基础上,她深刻理解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内涵,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参加市纪委组织的主体责任检查、跟班学习、换届风气监督等工作时,她以“带着问题学、带着笔记做、带着收获回”的态度,踏实认真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完成自己的学习目标。
她坚持踏实工作,探索创新。在纪检组长的领导下,通过在市纪委党风室两余月的跟班学习,她的理论和业务能力不断提升。她认为,“监督不是敌对立场,体现的是严管与厚爱;处罚不是监督目的,更重要的是落实防控;履职不是自编自导,理解和支持才能奏效”。
在市纪委的指导下,在卫计局党组的大力支持下,派驻市卫计局纪检组创新监督模式,探索建立了“3+6”监督巡察工作组。9个组,27名成员成为纪检组的前线“触角”,监察室便是“指挥部”。工作组的建立只是创新机制的“起跑线”,工作的开展是重点,也是难点。在纪检组长指导下,她带领科室同志一起制定《派驻市卫计局纪检组监督执纪工作实施意见》,将各项监督工作梳理成流程图,把工作重点梳理成《监督执纪通知书》,使这批新履职的同志有工作主线“会监督”。针对各工作组开展监督的反馈,对各下属单位存在的问题,监察室及时发出函询通知书,当好工作组坚实的“后盾”,使工作组同志们“敢监督”。通过8个月以来的运行,派驻市卫计局纪检组监督巡察工作组在监督一线、党风廉政建设向基层延伸上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她坚持廉洁自律,锤炼党性。从事纪检监察工作以来,在开展监督工作中,难免出现因一些少数人不理解的现象,也暴露了她的一些“怪脾气”。一次在某单位办理信访件,下班已近晚上八点,单位挽留吃个晚饭,被她一口回绝。类似于这件事的情况时常出现,她“不近人情”、对“公私”时间不分却还振振有词:“不是一顿 饭的事儿,也不是下班时间的问题,工作纪律什么时候都得守”。
作为纪检监察干部,必须严格遵守保密纪律。一段时间,身体不适,经医院检查需做择期手术,因工作忙迟迟未做。工作的压力、手里办理一些信访件的困惑,很多个晚上都失眠,使她身体有些吃不消。丈夫出于关心,询问发生了什么事情。“我工作的性质,你是知道的,有些事虽不是大秘密,但也不能拿回家来讲。请支持我的工作,帮我多照顾一下孩子。我必须遵守工作纪律,希望理解!”一席“不领情”的话,搞得丈夫吃上“闭门羹”,好几天气氛才缓过来。
作为一名基层纪检监察干部,罗忠雪坚持原则,慎言慎行,防微杜渐,固守廉洁从政思想道德防线,树立“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干部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