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昨日从双流区获悉,该区军民融合领域标杆企业之一 ——四川天微电子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天微电子)高速自动灭火抑爆装置项目建设的各项工作又好又快推进,已完成15000平方米的主体工程。项目预计明年一季度完成建设。
据悉,双流区充分发挥区内军工科技资源汇聚优势,以做优规划、完善机制、创新举措、育强产业为抓手,大力推进军民融合创新发展,走出了一条以自主创新为核心、具有双流特色的军民融合发展之路,有力促进了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发展。截至目前,双流聚集各类军工科研院所9家,军民融合规上工业企业33家,预计到2020年,军民融合产值将突破500亿元。
明年一季度 完成项目建设
据悉,天微电子拥有悠久的军工装备研制历史和丰富的军民融合发展经验,主要从事光电器件、放电器件、高速自动灭火抑爆系统等电子元器件、部件和系统集成整机产品的研制和生产,专业技术水平业内领先。其研制生产的红外与智能灭火抑爆技术产品广泛应用于公共交通、危化品、煤炭等领域,激光工程投影机广泛应用于展览展示、指挥控制、会议培训等领域。
“‘十三五’首次将军民融合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必将促使一部分军用技术脱密、解密,带动更多朝阳产业兴起,拉动就业,刺激经济增长。”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天微电子将积极为推进双流军民融合产业园区建设贡献力量,指导、协助双流区内民营企业申请军工认证,自身也将吸纳先进民用技术,打通军用、民用技术转换的双向通道,着力打造混合制军工企业双流典范。“预计项目工程将于2017年第一季度完成建设,第二季度进行设备安装、试车并正式投产。”该项目负责人表示。“明年投产后,我们先期将在双流招纳200名员工。项目全部建成后,员工总人数将达到500人左右。”该负责人透露。
军民融合产业发展载体
加快建设
天微电子的快速发展只是双流推进军民融合创新发展的一个缩影。据了解,双流区在成都市军民融合发展“1+N”的产业重点和空间布局框架中,区内核技术、航空装备、信息安全、集成电路以及智能制造等军民融合产业与成都市“1+N”的总体布局高度契合,并已形成显性优势和特色。
在军民融合产业方面,四川省国防科工办确定的十大军民融合产业基地双流占据三席;辖区内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中电科29所等一批军工龙头单位早已生根;以川开电气、瑞迪机械、国航维修、成都航宇、安德科技、天微电子、久和机械等为代表的一批民营企业在“民参军”领域发展态势良好;中电科新组建的国家信息安全龙头企业中国网安已落户双流;中科院光电所、电子科技大学成都研究院、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等一批院所在人才培养、军民融合成果转化等方面为双流提供了有力支撑;一批军民融合产业发展载体已建成或已完成规划。
唐静 马耘耘 本报记者 王丹 文/图